只說不做

顧小培 | 2022-06-22
在計程車中,乘客不住地催促司機:「請把車駛得快一些,我趕着要上廁所。」司機說:「你看不到嗎?我也急得雙腳在顫,身體前傾,額頭出汗,忍得很辛苦。」無疑司機也在急,但他的表現,並不是「急」乘客之急,只是自身的急而已。

飯店裏走進來一名客人。他急急忙忙地坐下,催促店中的夥計:「快,快,快,快端一碗麵過來。」夥計說:「馬上做。」他再催促:「不用怎麼樣仔細煮,給我現有的。」夥計於是取麵到他跟前。他說:「不耐煩吃了。我張開口,你替我一股腦兒直接往喉嚨中倒進去就行。」夥計正在遲疑間,店中一位清潔員工走過來,沒好氣地說:「你們這樣子慢吞吞、拖拖拉拉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吃得完,不就耽擱了我洗碗的時間嗎?」他一個箭步,趨前將那碗麵搶過來。隨手在桌子上一倒,同時說:「你儘管慢慢吃,我先去把碗洗了。」
上文源自《笑林廣記》中的一則,描述的是兩個急性子的人。這段子我多年前看過,現在一時間找不到原文。故事內容大致上如此。
在此引述這個笑話,為的是要談一個「急」字。自董建華任香港特首始,至今回歸快要滿25年。這些年來,政府一直在誆市民,說什麼「急市民之所急」。這句口號不知道是哪一位「文膽」想出來,不但空洞,更暴露了政府的無能。到頭來成績如何?大家有目共睹。
這句說話中有兩個「急」字,各有不同的含義。以住屋問題為例。那當屬「市民之所急」,指「急事」,不能等,亟待解決的。但試看,政府一直以來只是在頻頻「告急」,並不能做到「救急」。至於這句口號中的第一個「急」字,那應該是動詞,用以描寫政府的舉措。政府在這裏用上「急」這個字,應有實際的行動,能「急人之難」,達致「急功」。事實上卻口惠而實不至,至今未能具體圓滿兌現。
試以另一個比喻闡釋。在計程車中,乘客不住地催促司機:「請把車駛得快一些,我趕着要上廁所。」司機說:「你看不到嗎?我也急得雙腳在顫,身體前傾,額頭出汗,忍得很辛苦。」無疑司機也在急,但他的表現,並不是「急」乘客之急,只是自身的急而已。
按道理說,路上的車實在太多了,大家擠塞在一起,要想快,談何容易?那屬環境的狀況,司機知道,乘客何嘗不知?香港地少人多,房屋供不應求,也屬環境問題,大眾皆能見,政府的對策應是埋頭實幹。
光是喊口號,喊了25年,於事無補之餘,令人不由得不細看這個「急」字。看來看去,只像是見到計程車司機渾身在顫抖,表情十足,成績欠奉。可否不要只是着眼於一些表面冠冕堂皇、內裏不着邊際的說話,而真的做一些功業出來?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