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會意外餘波未了

陳仲謀醫生 | 2022-08-09
受到MIRROR演唱會意外事件困擾的人士,切勿重複觀看有關的片段。(香港中通社圖片)

香港人本來最關心的是「新冠肺炎何時了」?而本地經濟又會否回復以前一般的繁榮興旺,進一步減緩「移民潮」。目前,每天本地染疫個案徘徊在平均四千多宗,好像處於一個長期膠着的狀態。
將近3年的瘟疫,大部分香港市民都對這樣沉悶的社會氣氛生厭,希望有新的刺激去增加生活情趣。
近年由某新興電視台發掘捧紅的男子音樂組合MIRROR,在樂壇有獨領風騷的氣勢,適逢政府重開大型表演場地,MIRROR在香港體育館(紅館)舉行的演唱會掀起全城「撲飛」熱潮,主辦當局推行的「實名制」購票模式,無助於解決「炒票」的問題,因為錢銀轇轕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而市民對這種活動似乎也是樂此不疲。MIRROR連續幾場的演唱會成為全城盛事,幾乎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甚至冷落了政府籌備之中的「紅黃碼安心出行」的討論。萬千矚目的show終於在7月下旬上演,頭幾場已出現「輕微」事故,但不足以引起負責人的重視,而不幸的事件最終出現:一塊懸掛在半空的大型屏幕突然墜落,擊中兩位舞蹈員,執筆時其中一個傷者仍然在醫院留醫,情況危殆。
本來這宗意外的傷亡數字不算嚴重,是不幸中之大幸,但所引起的全城震動,則大得出乎意料之外。原因可能是MIRROR演唱會是當時全城的焦點,而在中外傳媒的大事報道中,更成為國際新聞。新任特首不敢怠慢,立即委派有關的局長即時視察,並委任調查委員會徹查事件,而警方亦罕有地高調介入;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的議員亦促請政府盡快查明真相,讓業界人員可以繼續有工作的機會。
凡此種種,都使這次意外的調查報告舉足輕重,成為眾所矚目的一件大事。既然是一件大事,不少有心人不但關心MIRROR表演團隊的福祉,進而關顧到現場觀眾和曾經觀看意外過程片段的市民的心理問題。
精神創傷
有人擔心這宗意外會造成一些人出現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本來就不是一件新鮮事,個人際遇在人生漫長的道路中,每每會遇上創傷事件,輕微情況多是不了了之,在歲月中漸漸淡忘;而嚴重者當然需要接受治療,以免衍生嚴重的精神病。群體的PTSD在近世亦屢見不鮮,比較突出是911紐約世貿中心受襲倒塌,以及破壞了超過10萬平方公里的地區和造成數以萬計死傷的四川汶川大地震。
筆者相信MIRROR演唱會的意外不會產生「大規模的集體PTSD」,但不能忽視個別性質的個人異常激烈反應,尤其是親身在場目睹事件的觀眾。紅十字會為此啟動熱線,輔導對有關事件覺得身心不適的人士,接獲過百通求助電話。大部分求助的人,都可能因心理受到突然的刺激,一時未能適應,產生異樣,但經適當的輔導下,平靜下來,便會回復正常。不過,少數人會出現「適應性障礙」(Adjustment Disorder);而重症患者就會有現在很多人談及的PTSD。
PTSD在英美等國是相當普遍的,尤其是曾參與過多場中東和海灣戰爭的退役軍人群組中。
在香港這個無天災、無戰爭的太平社會裏,PTSD本應不會太多。可是,本地近年經歷了社會暴力事件及沒完沒了的疫症,PTSD增加的可能性是不能忽視的。不過,讀者切勿過分緊張,害怕患上此症,因為PTSD有典型的病徵,非常容易被察覺到。
揮之不去
MIRROR事件發生後3天,有一位19歲少女阿June在父母陪同下向精神科醫生求診。原來當晚,阿June和朋友聯袂觀看偶像的精采演出,正當全情投入如癡如醉時,突然耳邊有轟然巨響,眼前瞥見一塊大熒幕從天而降,台上藝員亂作一團,四周嘩然。她的男性朋友見到阿June目瞪口呆,毫無反應,情急之下便硬生生拖着她離開現場,以防萬一。事後這位男士若無其事,施施然送她回家休息。但是,阿June一夜無眠,腦海中不斷浮現當時混亂的場面,並不時發出驚恐的尖叫及低聲飲泣。阿June的父母輪流在床邊安撫她,哄其入睡,以為她只是驚魂未定,過幾天便會康復。
可是,阿June連日來茶飯不思,直接對雙親誓言以後不再去看任何演唱會。當晚陪她到場的男士,第二天即來探望阿June,談笑自若,好似不把這件意外放在心上。原來根據多年來的統計,男女遇到突發的意外,出現PTSD症狀分別是8%和12%。換句話說,女性患上PTSD的可能性較高。
到第三天,阿June的情況變本加厲,於是便要看精神科醫生。醫生從兩大典型病徵,確定阿June是患上急性的PTSD︰
一是她的腦海不斷重複熒幕墜下震撼性的一刻和周圍歇斯底里的呼叫聲。這就是「記憶回閃」,是患者揮之不去的。
二是她的恐懼心理不受控,不斷擴大,斷然今生也不會再去看演唱會。這是另外一個確實的症狀──「逃避行為」。
從學術的角度而言,Adjustment Disorder和PTSD基本上是一樣的精神病,只是輕重有別,亦有不藥而癒的例子。不過,諮詢專業人員的意見較為穩妥,尤其是當事人的日常生活受到影響,例如:返學、上班和社交活動有困難、出現功能性的障礙,便應該立即求醫。醫生多會雙管齊下:一方面處方針對性的藥物穩定病人的情緒和生理狀態,並進行初步的心理輔導;另一方面,或會邀請臨床心理學家合作,為病人「度身訂造」一套有系統的輔導方案,確保他們身心都會完全恢復正常。
另外,因為傳媒重視這宗意外事件,有好事者不斷在網絡中,各自發布圖像並且發表不盡不實的言論,或會對他人構成不良的影響。希望受到該事件困擾的人士,要及早抽離不順心的影像和回憶,切勿重複觀看有關的錄影片段。最好是和朋友與家人參加有益身心的活動,以淡化慘痛的記憶。
最後,筆者希望MIRROR團隊不要自責和內疚,重新收拾心情準備優化未完成的演出,帶給港人多些快樂時光,當中如遇上困難,應立即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以便重振其娛樂事業。
撰文 : 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應對創傷症後遺,支援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編者按:陳仲謀最新著作《疫時代精神海嘯》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