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可致癌

顧小培 | 2022-08-11
細菌廣泛地見於地球上,水中土中都滿布,它也與其他生物共同生存,包括人類。

所謂「微生物」,顧名思義,乃是體積極微小的生物,包括細菌。細菌有多「細」?可以小至不足1微米(micrometer)。我們一般比較能理解的長度是「米」,也叫「公尺」。將它分作100份是為「公分」或「厘米」(centimeter,簡稱cm)。1微米是1 cm的萬分之一。絕大多數細菌只能在顯微鏡下才可以得見。
細菌(Bacteria)是非常古老的生物。有多「古」?估計最先出現於約37億年前。我們人類進化歷程中比較近現代的「智人」,歷史才不到40萬年。細菌亦非常「多」,是所有生物中數量最多的一類,總數約5字後面加30個0,即50萬億億億,遠超於全世界所有動植物體內細胞數量的總和。
細菌廣泛地見於地球上,水中土中都滿布,它也與其他生物共同生存,包括人類。人體中有極多的細菌生長,對人類活動有很大的影響,正面及負面性質的影響都有。一方面,細菌能導致許多疾病,是所謂「病原體」之一;另一方面,我們消化系統中有不少「好」的細菌窩居,在一些生理操作上給予協助。人類也利用細菌處理食物,例如奶類食品及酒精的製作,這些都已有悠久的歷史。至今隨着科學的長足進步,我們與細菌打交道,甚至去到生物科技、製藥(一些抗生素),以及環境改善(如廢水處理)等範疇。
昨天談到胃中的「幽門螺旋桿菌」。它躲在胃黏液中,既不受胃酸的侵犯,也避開了免疫細胞的追殺;從而往往能坐大,成為人體中的隱憂。「幽門螺旋桿菌」不是好的細菌,它是多種胃病的禍端;最終甚至可以導致胃癌。
所謂「癌」,基本上是「細胞的不當增生」;換言之,身體組織中的細胞不按正常的規律,快速胡亂地生長。其所造成的後果,可發展到足以顛覆整個身體,危及生命的維持。照理說,那是自身的成員出了問題,並不是(像例如傳染病)受到外敵的侵襲,但身體組織中的細胞之所以不當生長,追本溯源,也可以是由外物而起。胃癌的形成,可以是因為長時間的胃潰瘍;而胃潰瘍的成因,大部分源自幽門螺旋桿菌的肆虐。
幽門螺旋桿菌能滋生在高酸度的環境中,在胃液中十分適應。盤踞在胃壁上時,它會刺激到胃的G細胞,令其分泌「胃泌素」(Gastrin),後者透過刺激胃的ECL(全名Enterochromaffin-like)細胞,分泌組織胺;組織胺再而刺激胃的P細胞分泌胃酸。過量的胃酸可以侵害胃的組織,形成胃潰瘍。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