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篩查

施蘊知醫生 | 2022-08-24
大腸癌篩查方法有很多,最常見的有大腸鏡檢查和大便隱血測試。

羅先生今年52歲,例行身體檢查時大便隱血測試陽性及有輕微貧血。進行了大腸鏡手術,發現有瘜肉並加以切除,這樣便大大減少他患上大腸癌的風險。大腸癌是本港十大常見癌症之一,近年更有年輕化的趨勢。若能及早發現,便可以得到最佳治療效果。大腸癌的成因仍在研究中,當中最清楚的是由腸道瘜肉而演變成癌症。一粒小瘜肉演變成大腸癌,一般相信需要5至10年。所以若能及早發現瘜肉並加以切除,便可減少患大腸癌的風險。大腸癌篩查方法有很多,最常見的有大腸鏡檢查和大便隱血測試。
大便隱血測試的原理是若病人有大腸瘜肉、癌症或發炎等現象時,有慢慢滲血的情況混在大便中,肉眼是看不見的,故此稱為隱血測試。不過它是有缺點的,因為未必能將帶有隱血的大便取去做化驗或不一定每次大便都會有隱血,而且亦有假陽性的風險。所以其敏感度只有大約50%。現在有新科技可以偵測到大便中帶有惡性的細菌組合(M3),從而偵測到大腸癌。這就是2020年香港中文大學的團隊研究超過1000名亞洲人士,當中包括有大腸癌病人、大腸瘜肉病人及普通人3組。運用檢測糞便中4種特殊細菌種類,包括Lachnoclostridium sp等的DNA含量來預測患上早期大腸癌的風險。其敏感度高達94%,可以媲美大腸鏡檢查,同時屬於非入侵性的篩查方法,較大便隱血測試更為理想。
另外,患有大腸瘜肉的患者,即使切除瘜肉後,仍然有復發的機會。所以研究團隊,亦跟進200多名曾經在5年內切除大腸瘜肉的患者,發現有瘜肉復發的患者糞便樣本中的細菌基因(M3)水平較沒有復發的患者高。其敏感度亦超過90%,所以能準確地找出需要接受大腸鏡跟進的人。當然最準確的是接受大腸鏡檢查,因為同時可以觀察腸道的健康狀況,若果發現癌症可以抽取細胞診斷,若果遇到瘜肉問題可以同一時間切除,免除後患。大家應該諮詢醫生意見,看看哪個方法較適合自己。
作者為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及早發現大腸癌,醫生貼士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