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和肺部微生態與健康

吳健聰醫生 | 2022-09-07
人類腸道菌群由嬰兒出生開始便已存在,然後在成長的階段受多種外來因素影響,包括分娩方法及飲食模式和種類等,一直產生變化,直到兩三歲左右接近成人的水平而趨於穩定。

益生菌、益生元和腸腦軸等名稱,相信大家在健康產品廣告經常聽到,它們有助改善肥胖和腸胃敏感不適,以及對嬰兒腦部發育有幫助等。其實腸道微生態與肺部健康及疾病息息相關,稱為腸肺軸。人體微生物群落是由身體不同器官,包括腸道、呼吸道等的微生物所組成。這些微生物含有代謝各種膳食營養物質的酶,之後釋放具有多種功能的代謝物。腸道菌群代謝產物不但維持器官組織穩定,也能影響和調節黏膜免疫系統的正常發育和功能,保護該器官免受細菌和病毒感染。不只如此,研究顯示,一個器官的黏膜部位受刺激的免疫細胞會透過血液擴散並遷移到其他器官的黏膜部位,包括肺部和皮膚,稱之為「共同黏膜免疫反應」。
人類腸道菌群由嬰兒出生開始便已存在,然後在成長的階段受多種外來因素影響,包括分娩方法及飲食模式和種類等,一直產生變化,直到兩三歲左右接近成人的水平而趨於穩定。微生態平衡的科學研究最早是關於改善嬰幼兒過敏,包括食物敏感和濕疹等,也包含哮喘成因。大型兒童哮喘研究指出,如果兒童吃過量高脂高糖的西式快餐食物,少吃高纖維食物,長大後患哮喘機會較高。食用低脂低糖高纖食物的人,腸道中的丁酸弧菌等會較高,從而能夠消化植物多糖,產生短鏈脂肪酸,降低腸道酸鹼值,減少致病細菌例如大腸桿菌的種類和數量。醫學研究指出,腸道微生態失衡也和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甚至新冠病毒感染有關。
相反,肺部細菌也可以影響腸道免疫功能。哮喘或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囊性纖維化的病人,由於呼吸道菌群失調,容易患上腸胃病。中大發表研究,指出新冠患者腸道微生態中如果壞菌比好菌多,他們的病徵會較嚴重以及「長新冠」的康復會較慢。當然要明白建立好的腸道微生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對抗新冠病毒最好的方法,是注射三針疫苗和維持個人衞生。如懷疑染疫,盡早做測試和求醫。
作者為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腸道與肺部的微健康,醫生貼士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