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看益生菌:宏觀與微觀(上)

張琛中醫師 | 2022-10-28
中醫認為維持「陰平陽秘」的平衡是保持人體健康關鍵。微生物中的微生態平衡與中醫「平衡調和」概念類似。

益生菌簡單講就是對人體有正面效益的微生物。筆者曾與幾位中醫同僚及西醫朋友討論過各自對益生菌之看法。大家在分享自己觀點時最多提到是宏觀與微觀的區別。
何謂微觀視角?西醫理論注重微觀解剖,治療的理論基礎是將人體分割為無數個獨立單元後,針對某個具體患病或感染區域進行針對性治療。
即是將人體的臟器骨骼肌肉血管神經等等,都理解為獨立的具象存在,而益生菌是某種微生物菌群,對於人體胃、腸道及免疫器官(淋巴結、胸腺、脾臟、骨髓)等有相對正面之效用。
維持「陰平陽秘」
何謂宏觀視角?中醫認為維持「陰平陽秘」的平衡是保持人體健康關鍵。微生物中的微生態平衡與中醫「平衡調和」概念類似。中醫學中並無關於益生菌使用的理論,因它看待人體的方式類似於看待一個小宇宙,即是說,中醫認為的臟器並非指臟器本身,而是指該臟器所肩負之功能以及所守護的那部分平衡。所以中醫眼中益生菌於人體的作用,與中醫「健脾」概念可視為等同。
養胃健脾及益生菌作用的理論基礎:脾胃在中醫眼中並不是指脾臟和胃臟,而是其肩負的功能。中醫不強調實體,講的是調和與平衡。
脾胃四大功能
脾胃從功能上看主要承擔四大功能:主運化、主統血、主生發、主肌肉。
主運化:即是消化食物吸收營養並將其輸送全身。注意,這裏的消化並不限於食物,亦包含水濕運化。比如中醫常說的濕氣停滯(表癥為舌體胖大,慵懶乏力),就是脾胃差導致水濕運化出現阻滯,長期更會進一步發展為運化失衡,出現長期水腫、痰濕肥胖等情況。
主統血:《難經.四十二難》:「(脾)主裹血,溫五臟」。脾有統攝血液在血脈中運行,防止溢出脈外之功能。即是說脾虛,有可能會引起各種出血疾患。
主生發:即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其實講起應該是肝主生發,但脾虛便濕滯,濕滯便阻礙肝氣運行,故健脾疏肝視為相輔相成。
主肌肉:《素問.痿論》:「脾主身之肌肉。」《素問.太陰陽明論》:「脾病……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肌肉的營養靠脾運化水穀精微而得,脾氣健運,可以有效把營養輸送到肌肉使之豐盈有力,反之,肌肉萎縮鬆弛,人也會日漸消瘦頹靡。
而益生菌的理論基礎主要在人類對於腸道微生物之研究成果。
腸道免疫系統包括淋巴組織,培爾氏斑、淋巴球、巨噬細胞、樹突細胞、B細胞、T37細胞、自然殺手細胞等。人類腸道內細菌數目高達百兆以上,種類繁多。而且70%以上免疫細胞都在腸道,所以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
作者為註冊中醫
[email protected]

[信健康] 微觀益生菌的功效,醫師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