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日宜食栗子(二)

李思齊教授、研究員文芊 | 2022-11-08
板栗,原產於中國,是世界著名的乾果之一,距今已有3000多年栽培歷史,素有「鐵桿莊稼」之美稱。

板栗最適合立冬時節補腎調理,還是秋冬季禦寒保暖的食療佳品。
板栗,原產於中國,是世界著名的乾果之一,距今已有3000多年栽培歷史,素有「鐵桿莊稼」之美稱。板栗是經濟價值較高的乾果之一,營養十分豐富,含有人體必須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其他微量元素等。板栗又具有顯著藥用價值和保健功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板栗「熟者可食,乾者可脯;豐儉可以濟時,疾苦可以備藥;輔助糧食,以養民生」。
板栗屬澱粉類堅果,據《中國食物成份表》可知,乾板栗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達78.4%,與小麥粉、稻米相當;鮮板栗澱粉含量也在42.2%左右,接近馬鈴薯的2倍;蛋白質含量比麵粉、大米略低;脂肪含量則與這兩者相當;還含諸多維生素及膳食纖維、胡蘿蔔素、鈣等。板栗中的澱粉、礦物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等物質,被人體攝取後,不僅能釋放很多熱量,對於增強腸胃機能、緩解四肢寒冷具有重要作用,還能維持人體骨骼、血管、肌肉機能,是秋冬季禦寒保暖的食療佳品。
從熱量上來看,100克去殼熟板栗(約6個)的熱量是214千卡,與一碗米飯(約200克)的熱量(約232千卡)相當。相較於其他堅果,板栗熱量並不算高,如100克核桃乾的熱量約有646大卡。故在控制一天總熱量的前提下,適量吃些板栗並不會造成肥胖。但吃板栗要控制食用量,正常成人每天吃6顆左右最好,不宜多吃。
網絡上曾有「專家」建議人們多食板栗,以防治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理由是板栗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等含量豐富。但筆者認為,板栗雖有對抗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功效,但若吃得太多,反而不利於預防慢性病。
板栗中脂肪含量較少,僅為2%至7.4%,若與油性堅果比較,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太低。而維生素和礦物質,在許多食物中均含有,板栗中兩者含量並不突出。
相反,若板栗吃得太多,較難消化,易致脹氣,且會增加熱量攝入,並不利於預防慢性病。筆者建議,防備高血壓,還是以低鹽膳食為主;預防冠心病,則膳食平衡更為重要。
《本草綱目》載,「(板栗)若頓食至飽,反致傷脾矣」,板栗雖好,但每次食用不可過量。若生吃過多,難以消化;熟食過多,阻滯腸胃。板栗含澱粉較多,若飯後吃易攝入過多熱量,不利於保持體重。它所含糖份不低,糖尿病人慎食,以免影響血糖穩定。食積停滯、脘腹脹滿痞悶者,禁食板栗。
脾胃功能不佳者食栗,最推薦「栗子粥」:板栗100克、粳米100克,先將栗肉入鍋煮熟,再加入粳米煮粥,空腹服食,有健運脾胃、增進食慾、補腎強筋骨等功效,尤其適合改善老年人功能退化所致的胃納不佳、腰膝痠軟無力、步履蹣跚等。
作者專研宮廷秘方

[信健康] 冬季宜進食栗子,食療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