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肺癌類型基因變異 數據庫助長遠癌症治療

醫院管理局 | 2022-11-16

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與香港大學醫學院及藥廠合作,在7間公立醫院招募1800名合資格的第四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免費提供「全面癌症基因檢測」,偵測病人基因變異情況,冀透過研究為醫管局長遠制定癌症治療方法及服務調整,提供數據支持,令更多末期癌症病人受惠。
肺癌是本港頭號癌症及殺手,當中以非小細胞肺癌最常見,佔所有肺癌病例82%。加上早期肺癌沒有病徵,不少病人初次確診時已是屬於晚期的第四期。
變異多達400種
目前在公立醫院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會為病人安排基因測試,在檢測到基因突變之下使用標靶藥,或化療與免疫治療的組合治療。基因測試會檢測病人體內是否帶有3種主要基因變異:EGFR、ALK及ROS1。醫管局癌症服務中央委員會前主席鄭志堅醫生說:「數據顯示多達六成病人帶有這3種基因變異,其餘四成病人則可能帶有其他不常見基因變異。與第四期非小細胞肺癌相關的基因變異多達400種,所以難以為病人逐一檢測,找出他們屬於哪一種基因變異。」

檢測計劃將分析患者腫瘤類型及基因變異情況。(資料圖片)

醫管局癌症服務中央委員會前主席、瑪嘉烈醫院腫瘤科顧問醫生鄭志堅表示,最理想的癌症療法是為病人進行精準治療。(醫管局圖片)

鄭醫生舉例指出,若第四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可針對基因突變情況用標靶藥,無惡化存活期的中位數超過20個月,而僅以化療治療的病人,無惡化存活期的中位數約為半年至一年。「用藥後,數星期內已見到明顯好轉,包括腫瘤縮小和症狀減輕。且大多數病人副作用輕微,可以正常生活。」而另外四成病人因未能確定基因變異類型,往往難以進行精準治療,令病患及醫生都感到失望。
長遠檢視服務方向
為了進一步掌握更多本港肺癌病人的基因情況,醫管局與香港大學醫學院及藥廠合作,招募1800名合資格的第四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免費提供「全面癌症基因檢測」,可偵測到超過300種基因,以收集到的數據分析病人腫瘤類型、基因變異情況,繼而提供建議治療選項,以及合適臨床試驗等。
鄭醫生說,計劃有助建立本港臨床數據庫,了解本地肺癌病人基因變異情況,對比其他國家的肺癌病人,基因突變有無明顯分別,為醫管局長遠的肺癌治療、研究方向及服務調整作數據支持:「包括可以知道除目前3種主要基因,還有哪些基因變異與肺癌關係較密切,檢視是否將更多基因納入為常規檢測,確立需要重點研究的基因變異,針對性地研究治療方案,引入藥物等。甚至可以了解哪種基因變異容易導致病情轉差得較快。」鄭醫生說,若能找出其他與肺癌關係較密切的基因變異納入為常規檢測,能夠獲安排精準治療的病人將會增加,可以更好地進行跟進治療和延長存活期,同時保持良好生活質素。

圖中為肺癌細胞。(資料圖片)

對於參與研究的病人,亦可透過計劃準確找出基因變異以制定治療方案,「如果有藥物適合,就可以看看如何幫他們安排」,合適申請者會被安排到其鄰近的公立醫院腫瘤科中心接受檢測及治療。
撰文 : 醫院管理局

[信健康] 肺癌數據助長分析,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醫管局癌症服務中央委員會前主席、瑪嘉烈醫院腫瘤科顧問醫生鄭志堅表示,最理想的癌症療法是為病人進行精準治療。(醫管局圖片)

圖中為肺癌細胞。(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