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環保

顧小培 | 2022-12-12
人體中也有自發性的天然環保機制,最基本的環保操作角色之一是蛋白質。

我們若說某一事物或情況「惡化」了,是指它向壞的方面發展。反過來,若指稱其為「優化」,則是形容它已改善,效能提升,能更充分利用。所謂「惡化」、「優化」,兩者皆有主體性的變「化」;孰「惡」孰「優」,須視乎外在影響。換言之,要看它導致「其他事物」的改動,往往基於客觀的衡量。
以皮鞋為例,多擦擦,可耐用得多。歸根結柢,究竟給誰耐用?是給穿鞋的那個人。以鞋而言,它可從不介意自己的狀況。
當今所謂「環保」,說穿了,是要令地球「耐用」,也就是,對人類而言,更能耐於使用。地球本身從來沒有取捨的意圖。有人指出:天氣反常了,北極的冰溶化了,令河海的水位高了;樹林少了,土壤疏鬆了;物質浪費了:那些都是人類的擔憂,不是地球的擔憂。
站在人類立場,當然希望地球耐用。這牽涉到人類的生活,甚至整個人類物種的存亡。環保人士說:「救救地球」,乃是從人類的利益立場作出發點而言。何不老老實實說「救救人類」?不須扭扭捏捏,亦不應虛偽造作。
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人類有環保的需要;終極目標是為自身「可持續存在於地球上」而籌謀。中國人說「天道」,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生不息」,正屬「天道」,換言之,都是自然的發展。最明顯依循「天道」的環保例子可見於水,萬物都依賴水的滋潤,而水有它自然一套循環再用的機制。
人體中也有自發性的天然環保機制,最基本的環保操作角色之一是蛋白質。人體中所有蛋白質,像是一串串的珠鏈,其中的「珠」乃是氨基酸;而且不但千篇一律都是氨基酸,更只有20種。我們吃的東西,會在小腸中被消化,拆成最基本的單元(氨基酸);之後,身體把它們再一次串連成為新的蛋白質。這是循環再用,也就是環保。
我們如欲製造出一樣東西,需有工具及材料。例如建造房屋,須用到林林總總的工具,同時亦須有磚瓦木石等材料。各式各樣的蛋白質,既可用作工具,本身亦是材料。所以,一個人自出生開始,一直在舞弄父母賦予的蛋白質。此外,人體中用到的蛋白質,部分來自「進口」的食物,名副其實,經「口」進入身體。之後,體內有另一些「工具」式的蛋白質,將這些「來路貨」解體拆零,返本還元,再創新重用。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