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惡論

顧小培 | 2022-12-14
荀子師承儒家,但思想與儒學並不完全統一,甚至對子思和孟子提出批判。有人稱荀子所說者乃孔門「異端」,至少視之為「歧出」。

荀子是戰國時期的人。他出生時,孔子的孫子孔伋(子思)已去世,孟子則是50多歲。荀子師承儒家,但思想與儒學並不完全統一,甚至對子思和孟子提出批判。有人稱荀子所說者乃孔門「異端」,至少視之為「歧出」。
荀子最著名學說應是「性惡論」。《荀子.性惡》篇中他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這個「偽」字,不等同今天說的「虛偽」,只是解作「人為」,意思像是「後天的培養」。
荀子舉例說:「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一個人生出來就喜愛對自己有利益的事物,所以「爭奪」而不「辭讓」;他每每具壞的缺點,於是有「殘賊」的表現,失去「忠信」的美德;同時他以眼睛耳朵去尋歡,縱情「耳目之欲」,也就是「好聲色」,於是耽溺於「淫亂」,全然不顧「禮義文理」。
他續說:「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如果人人都只循這些天性,跟着本來的性情去從事,必然會你爭我奪,侵犯他人權益,道理崩潰,形成暴亂。所以,須施以教化,導之以禮義,才會令人人守禮互讓,符合人文道理,社會井然有序。
有人指出,荀子是以「後果」(「治」或「亂」)界定善惡,並不是在說,一生出來,人的心理本身已有傾向「惡」的成份。換言之,他認為,生出來之時,人性是自然的,中性的,非源自「善」或「惡」的動機;只不過,一個人若率性而為,在群居社會中必會引致與他人之間的摩擦,也就帶來惡果。言下之意,須加以管教,導向正軌。 荀子結論:「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在這裏他再一次用到這個「偽」字,有兩個意思。一是消極表現,即是前文所述的「人為」。二是積極培植:致力學習,就可造成「善」;故須「人為」地養成良好的品格。
可以這樣說,荀子並不是衝着孟子的「性善論」,否定孟子看法。他只是說:不要那麼早(人一生出來)就斷言他本身是「善」。「善」或「惡」是客觀的衡量,須針對外在因素;另一方面,須加以適當教誨,將每一個人塑造成為「向善」,群體生活才能和睦。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