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倒的原因

顧小培 | 2023-01-11
鏡中事物與現實中境況其實一模一樣,位置也完全對稱。

先說一則笑話。清末廣州,馬路上老大一個招牌,打橫寫的是「樓上雲吞」。有人上去吃,竟看見一排排癮君子在吸鴉片,原來招牌應讀作「吞雲上樓」。
另一則真事,發生在八十年代北京。一間酒店門口設有旋轉門,一來擋風,也可保溫。現今這種門多由電力驅動,而且自動感應;當年那個卻是手動的,須用手向前推。推的時候要當心,因為門邊有空隙,一不留神,手指會卡進去,導致損傷。旋轉門由三扉組合而成,扉上有玻璃。其上一扇玻璃的當眼處,貼有一張薄薄的長紙條,由上至下寫了四個字:「小心夾手」。
推進旋轉門、穿過了入口之後,回頭一看。玻璃上的那長條告示因為門轉了一周,顯示的是字條的反面。光線透過紙,字在背後浮現出來,變成了「小心夾毛」。
上述牽涉到的排列變化,源於(閱讀時)字或人不同的方位。此外,尚有天然的「顛倒過來」現象,見於照鏡之時。這個問題昨天提出了,但尚未有答案。問題是:鏡中倒影顯示的,必然是原物反過來的影像。那不在話下。但為什麼遭到反轉了的只是「左右」景象,「上下」沒有變更?
正確答案須分作兩部分闡釋。首先,鏡中事物與現實中境況其實一模一樣,位置也完全對稱。例如,鏡子若是置於房間中,顯示房中陳設,現實中的床頭向東,床尾向西,鏡內那床的坐向亦會如是:床頭向東,床尾向西。但眼球接收(從鏡中傳來)的訊息,卻是來自倒影而非來自原物,取得的,乃是「正」(原物)轉作「負」(影像)的視像。物件原來位置雖然沒有變,「看上去」卻是反過來了。同樣情況可見於印章。刻進印章中的「爿」字,着色印在紙上,就成為「片」字。因為觀看的是後者(印本),而不是原物。
另一方面,假如我們面對鏡子時身體的朝向是北,那麼,鏡中影像會是向南;換言之,實物在鏡中反轉成為幻象過程中,有一個「180度的反旋」操作。從物理角度看,「旋轉」時必然有一個軸心(Axis),正如車輪附於車軸轉動一樣。照鏡時,轉動軸心是「直向」(垂直,vertical)的,所以左右對調。假如軸心是「橫向」(沿水平,horizontal)的話,對調者就會是上下。現實中有沒有「上下對調」例子?有。水中倒影就是。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