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偏喻全

顧小培 | 2023-01-19
剛剛走馬上任的中聯辦主任鄭雁雄,趁着快要到來的農曆新年時機,發表新春演說,其中提出「三個需要」,說是可以為香港積蓄強勁「興」的動能,開創新局面。

剛剛走馬上任的中聯辦主任鄭雁雄,趁着快要到來的農曆新年時機,發表新春演說,其中提出「三個需要」,說是可以為香港積蓄強勁「興」的動能,開創新局面。
他的所謂「三個需要」是什麼?包括第一,需要我們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巨大機遇;第二,需要我們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合作;第三,需要我們矢志不移幹事創業,在團結奮鬥中凝聚強大合力。三者加起來,宗旨不外乎「好好幹」,像是大人對小孩子說,你可得加倍努力向學。
華國鋒曾有過「兩個凡是」,即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早前去世的江澤民則有過象徵他政治思想的「三個代表」,即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人說那是他「試圖在意識形態領域中,提煉出自己的理論思想,作為自己的政治遺產。也進一步發展了共產黨的理論」。他之後還將這思想落實,促使其寫入了《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措詞有點兒捨本逐末。好有一比。我們在任劍輝的「行當」中見到三件戲服,分別屬「蟒」(劇中文武百官於朝會大典中穿着的官服)、「帔」(王侯將相、后妃大臣家居穿着的便服),以及「大扣」(武將的戰袍),全都是美輪美奐,耀眼生花,但卻給它們一個不切實際的統稱:就三者掛在衣櫥中都用上了的掛衣木架,稱之為「三個衣架」。
再舉一個例子。日本栃木縣日光東照宮有一個馬廄,上面雕刻了三隻猴子,牠們用爪子分別捂着眼、耳、嘴。這樣子的造型,大有可能取材自我們中國《論語.顏淵》篇中所述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裏面自有大道理。但現在一般人只稱之為「三隻猴子」,大家一聽,就知道箇中說的是什麼。
有人試考究,為什麼用上了三隻猴子為喻?那既是用以訓導「人」應有的德行,為什麼不就乾脆用三個人偶作表達?其中的道理,可能是因為這三個舉止行為以日本文字出之,是為mizaru、kikazaru和iwazaru;而三個字結尾的zaru,正是日文「猿猴」的意思。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