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式訪談:助家長培養康復癌童運動習慣

張丹教授 | 2023-02-02

香港每年約有180名0至19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患上癌症,即大約每一萬名兒童或青少年當中便有一名確診。
隨着醫學科技發展,癌症治療得到了顯著改善,令其成效變得更高和更精準。兒童癌症患者存活率亦因而不斷提升,現時大部分兒童癌症的5年存活率高達85%或以上。然而,儘管存活率提升,癌症及其漫長和艱苦的治療,對兒童癌症康復者生理及心理皆帶來長遠負面影響。
一項國際研究指出多達三分之二的兒童癌症康復者經歷至少一種後遺症。常見後遺症包括︰持續的癌因性疲憊、心肺功能下降、肥胖、肌肉力量及肌耐力減弱等。這些後遺症嚴重影響兒童癌症康復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和質素。
恒常運動對兒童癌症康復者生理和心理健康有莫大裨益。研究結果指出經常運動有利於預防及減輕因兒童癌症及其治療引發的許多不良反應和後遺症,例如︰改善癌因性疲憊、強化肌肉和骨骼、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幫助控制體重或增強免疫力。總體復發和死亡風險因而減低,並有助大大提升生活質素。

在中國社會,父母在家庭中有一定影響力,而子女亦往往願意順從雙親的教導和建議。

父母影響深遠
然而,一項本地研究結果顯示,約92%的香港兒童癌症康復者未能達到世界衞生組織建議之運動量標準,即每天進行至少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體能活動(以帶氧運動為主)。兒童癌症康復者缺乏運動有機會加劇後遺症症狀,令許多器官功能下降,從而影響健康狀況,甚至導致過早死亡。
家庭的支持是促進兒童癌症康復者建立恒常運動習慣之關鍵因素。儒家思想對於中國傳統社會有着深遠影響,而這種影響至今仍發揮重要作用,並由此形成了中國獨有的家庭觀念。儒家思想強調孝道文化,即是關愛父母長輩、尊老敬老的一種文化傳統。因此,在中國社會,父母在家庭中有一定影響力,而子女亦往往願意順從雙親的教導和建議。
父母作為孩子最早的啟蒙者和終身的教育者,對其子女成長及習慣養成至關重要。父母其實可以通過支持和鼓勵以促進子女建立恒常運動的習慣。然而,許多香港父母缺乏鼓勵兒童癌症康復者進行恒常運動的動力,因為他們大多沒有意識到恒常運動在改善因癌症及其治療引起的後遺症之重要性和健康益處。
另一個主要原因可能是,孩子在癌症康復後常常出現因癌症及其治療引起的疲乏。這可能導致父母很少鼓勵孩子進行體能運動等消耗能量的活動,反之更建議孩子減少其運動量,從而得到更多休息時間。可是,父母並不知道他們這樣建議不但不能改善孩子的疲憊情況,反而會令孩子身體機能進一步下降。
透過即時通訊軟件
有見及此,我們的研究團隊早前進行了一項研究,驗證透過即時通訊軟件(即WhatsApp/WeChat)對家長進行簡短動機式訪談,是否能有效促進兒童癌症康復者養成恒常運動的習慣。
是次研究共邀請了161名兒童癌症康復者及其家長參加。研究對象被隨機分配至干預組和對照組。干預組的癌症康復者除了接受常規護理外,其家長亦會透過即時通訊軟件接受為期6個月的簡短動機式訪談。
而對照組的癌症康復者及其家長和干預組一樣,於招募時接受10分鐘健康諮詢,並應邀瀏覽有關恒常運動的網站。
動機式訪談與其他輔導或一般教育形式有着很大差異。動機式訪談是一種心理語言學的輔導手法。輔導員會以目標為導向的溝通方式,引導家長解決有關改變子女運動習慣的矛盾心態,消除抗拒改變之因素。
過程中,輔導員亦會促進家長自我探索的意識,了解恒常運動對兒童癌症康復者的重要性,從而加強了家長內在改變的動機,幫助父母去作出轉變並積極鼓勵兒童癌症康復者多參與體能運動。
與傳統動機式訪談相同,簡短動機式訪談也同樣着重於使用特別的訪談技巧來激發個人內在動機,增強個人自我效能,並透過「導進」、「聚焦」、「喚出」和「計劃」4個階段探索改變行為的解決方案。
不過有別於傳統密集型動機式訪談,簡短動機式訪談利用更短、更精簡的方式與家長進行輔導,大大提升其成效及可行性。
研究結果顯示,經過12個月跟進,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反映出向兒童癌症康復者的父母提供簡短動機式訪談,能顯著有效提高兒童癌症康復者的運動量,改善其癌因性疲憊和手握力,更提升了他們的生活質素。
融入現行護理計劃
總括而言,利用即時通訊軟件為家長進行簡短的動機性訪談,大大減輕了他們對孩子參與體能運動的擔憂和誤解,從而有效地鼓勵家長推動兒童癌症康復者參與恒常運動的積極性。
團隊希望是次研究結果,不僅能提倡兒童癌症康復者建立恒常運動習慣的重要性,更希望將研究的干預措施融入到現行護理計劃中,以達至減輕兒童癌症康復者因癌症及其治療引起之不良反應和後遺症,從而提高他們的生活質素。
撰文 : 張丹教授_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助理教授

[信健康] 提倡兒童癌症康復,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