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變泥菩薩

陳仲謀醫生 | 2023-02-21

廣東話有句歇後語:「泥菩薩過江」,多數香港人都知道意思是「自身難保」。
最近筆者在報刊中讀到一則本地新聞,說一名長期照顧親人的長者,可能忍受不了無限期的辛勞,又對前景感到絕望,所以首先手刃該親人,然後自戕。
這算不上是一件矚目的事件,因為到處都發生同類型倫常慘劇,沒有引起輿論反響,同時未必得到當局注意,也不足為奇。
經歷了社會運動和世紀瘟疫,香港元氣大傷;特區剛剛主動和世界接軌,更與內地恢復全面通關,百廢待舉,上述的家庭「小事」,在一些人看來不足掛齒。殺至親後自殺,雖然古已有之,不過於今尤烈,實在是社會民生一大隱患,如果數字有不斷上升趨勢,就不能等閒視之!
全球很多已發展國家,出生率紛紛出現「負增長」,相應是社會「老年化」危機日益嚴重:年輕一輩分擔照顧上一代比重愈來愈大,形成「照顧者」和「被照顧者」同樣對前途擔心,甚至悲觀,各國政府因目前其他難題,已經無餘力高瞻遠矚,籌劃解決長久以來之積患,例如:法國政府強迫人民退休年齡延遲兩年,招致市民強力反對。

本港人均壽命冠絕全球,「壽比南山」當然值得慶賀,不過要在「福如東海」的前提下,才能發揮其中意義。(彭博圖片)

香港面對人口老齡化問題,可能比所有國家都嚴重得多。本港地靈人傑,社會安定,人均壽命早已超越日本,冠絕全球。「壽比南山」當然值得慶賀,但要在「福如東海」的前提下,才能發揮其中意義。簡言之,老人家晚年生活是否得到應有保障?所謂「年紀大,機器壞」,安老服務,特別是醫療護養,成為政府沉重負擔,也對所屬家庭帶來或大或小困擾。這個目前看來未有解決方法的難題,實在千頭萬緒,本文只集中討論「照顧者」在身心上何以自處,才能避免深陷泥淖,與親人一同溶化在無情命運之中。
進退失據
有研究指出,照顧有長期病患親人,「照顧者」出現抑鬱症狀的約有40%,而發展成抑鬱症則未有可靠數字,但相信比例會不低。長此下去,香港不難有「壽星公吊頸」之現象,如果人「愈長命」便「愈辛苦」,就自然會「嫌命長」。「照顧者」大致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自願者,大概是出於舐犢之愛、血濃於水、鶼鰈情深,有人會義無反顧地去照顧親人,寧願放棄自己事業和興趣,不眠不休;第二種是非自願者,他們因為某些原因,例如無家庭負擔、失業或退休,被親朋戚友推舉出來擔當「照顧者」角色。無論「照顧者」在照顧工作中是否取得報酬,這種無止境單調生活,隨着本身年紀漸長,就會覺得不勝其煩,身心透支,容易跌入情緒失衡之牢籠中,正中了「久病床前無孝子」魔咒。
有人認為家境富裕者,可以聘請工人代勞,事情就可迎刃而解。事實並非如此,老人院和殘疾院舍的照顧,只及於起居飲食方面,至於心靈上溝通互動,則有鞭長莫及之嘆。這不是院舍員工不盡力,而是外人無法完全取代親人照顧的效果;在中國人傳統思想上,這是個難解情意結:「被照顧者」不願離開老家,因好像遭家人拋棄;「照顧者」也捨不得放棄反哺,負上不義之名。如「照顧者」實在能力有限,或根本意識不到「心有餘而力不足」,便會進退失據,思想混亂而罹患各種精神病。

很多已發展地方如本港,年輕一輩分擔照顧上一代的比重愈來愈大。(中通社圖片)

雙輸局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是古代儒家理想國度,也是現今人類文明前進之目標,眼前雖然沒法完全實現,但不斷提出意見,向政府和社會賢達諮詢,有助於朝正確方向邁出一小步。另外,精神健康服務界亦不能忽略婦女「產後抑鬱症候群」,母親作為初生嬰兒「照顧者」,她們的心理狀態直接影響孩子日後成長。
香港某些NGO有提供「照顧者」概括訓練,不過是否足夠、普及和具體,就見仁見智了。
作為服務性或親屬「照顧者」,對照顧責任和技巧應該有較清晰概念,知所進退,尤其是當發現自己情緒異常,例如:憤怒、焦慮、孤單和自責時,便需要請別人幫忙,暫時抽離,並尋求有關專業人士的評估和意見。不過,大部分「照顧者」都沒有自知之明,勉強繼續下去,或衍生害人害己「雙輸」局面。
當局應該考慮大舉引入「公私合營」暫託機制,以應燃眉之急。
撰文 : 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提倡精神照顧者認知,支援訊息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編者按:陳仲謀最新著作《疫時代精神海嘯》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 電子書

很多已發展地方如本港,年輕一輩分擔照顧上一代的比重愈來愈大。(中通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