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管消融術併發症風險

馮永康醫生 | 2023-03-17
消融術治療對於早期AF病人的療效之前已詳細討論,其中導管消融術似乎較為可取,國際指引亦指出相對年輕及心臟結構依然正常的病人,導管消融術更有無可置疑的臨床好處。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的治療方法大家一定很熟悉,除了嚴防中風出現,控制AF的情況不外乎抗心律藥物或導管消融術(Catheter Ablation,CA),抗心律藥物的副作用大家可能也耳熟能詳,包括甲狀腺功能受損、肺部纖維化、皮膚染色及眼睛受損等。消融術治療對於早期AF病人的療效之前已詳細討論,其中導管消融術似乎較為可取,國際指引亦指出相對年輕及心臟結構依然正常的病人,導管消融術更有無可置疑的臨床好處。
但導管消融術並非毫無風險。早期研究顯示,消融術可以引致肺靜脈收窄,心臟穿刺(Cardiac Perforation)及最致命的心房食道瘻管形成(Atrioesophageal Fistula),這個可致命的併發症,無論是冷凍消融術(Cryoablation)或射頻消融術(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都可能出現,發病機率是0.1%至0.5%,原因是消融左心房背部時,高能量有可能穿過左心房直達食道(Oesophagus),病人在手術後的幾天內可能出現吐血的情況,這併發症的死亡率超過50%。
另一較易引發的併發症是膈神經麻痹(Phrenic Nerve Palsy),主要是進行冷凍消融術時出現,機會率是8%至10%,醫學界暫時也未了解為何較常出現於冷凍消融術。幸好大部分病人都會在一年後康復,但之後可能會出現氣喘徵狀,原因是右橫膈膜(Diaphragm)並不能正常移動。
凡此種種的併發症,雖然出現比率不高,但已令建議進行消融術的醫護人員,必須研究每位病人的AF情況才能作最佳建議。如何避免這些併發症出現,一直以來都是大難題。最新醫學研究顯示,一種全新的消融能量「脈衝場消融術(Pulsed Field Ablation,PFA)」,正是針對上文提及的併發症而發展出的新技術。這款新穎消融技術如何治療AF病人,下一期為大家詳細分析。
作者為心臟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再談導管消融術風險,醫生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