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藥皇后蒲公英

李思齊教授、研究員文芊 | 2023-03-28
蒲公英雖「貌不驚人」,卻有許多不為人知的食療保健和藥用功效。

春夏之際,戶外常看到蒲公英,憑藉其頑強生命力,破土出芽,其花朵孕育出一群集成絨球的種子,並賦予每顆種子一把輕盈「小傘」,讓其隨風飛揚,四海為家。蒲公英雖「貌不驚人」,卻有許多不為人知的食療保健和藥用功效。
春夏養生品
蒲公英,又稱黃花地丁,民間又叫婆婆丁,是一種藥食兩用天然食物。因蒲公英能夠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等,功效多多,有「草藥皇后」之稱。
蒲公英是藥食俱佳的天然綠色植物,首載於唐《新修本草》,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將其移到菜部,故《野菜譜》、《救荒本草》亦有收載。《本草綱目》載:「蒲公英幼苗可食、可啖。」清《隨息居飲食譜》言其:「嫩可為蔬,老則入藥,洵為上品。」蒲公英日常可榨汁、涼拌、煸炒、煮粥、做餡、入湯羮、泡茶飲皆可。
天然排毒草
蒲公英入藥歷史悠久,為中醫傳統清熱解毒藥物。中醫學認為:蒲公英性寒,味苦、甘,歸肝、胃經,具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濕退黃、利尿通淋、消炎止痛、健胃利膽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疔瘡腫毒、乳癰瘰癧、濕熱黃疸、熱淋澀痛、目赤咽痛、胃脘飽脹、咳嗽痰黃、消化不良等症。
蒲公英在治療各種熱毒疾病、利濕方面卓有成效,《新修本草》稱讚其能「清熱解毒、利濕」,特別是新鮮蒲公英,其有效藥用成份得到最大限度保留,用於清熱解毒和利濕時效果更佳。此外,蒲公英還具有清肝熱功效,可治療因肝熱引起的雙目發紅、腫痛。
食用有禁忌
每年4至5月,是採食蒲公英最佳時節。但蒲公英主要適用於春、夏季及熱證調理,不宜長期及大量食用,尤其以下人士更須禁忌。1.陽虛體質者:蒲公英性寒,用量過大有緩瀉作用,故肢冷畏寒、面色蒼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表現者應慎用。
2.脾胃虛弱者:長期食用蒲公英會對脾胃造成損傷,尤其脾胃虛寒者,易導致惡心、嘔吐、腹瀉、打嗝、反酸等。3.風寒感冒者:蒲公英對熱毒導致的風熱感冒有很好調理作用,不過對外感風寒、體寒造成的感冒會起反作用。4.行經期女性:蒲公英寒涼,可凝滯血脈,引起經期不適。尤其宮寒、月經量少的女性,不宜服用。5.孕婦:蒲公英具有通利下行之性,有滑胎、動胎之弊。蒲公英雖對哺乳期婦女因乳汁不通而引起的乳癰有良效,筆者建議以鮮品搗爛或乾品水煎液外敷為宜。6.過敏體質者:少數人在服用蒲公英後,出現蕁麻疹、全身瘙癢等過敏反應。
作者專研宮廷秘方

[信健康] 蒲公英食用忌諱,中醫食療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編者按:李思齊教授、文芊《宮廷走一圈,跟着帝王去養生》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