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的野蜂不要惹

梁杰仁醫生 | 2023-05-26

本月中接連聽到有關野蜂螫人的新聞,其中一人是漁護署職員在大嶼山工作期間懷疑被野蜂螫傷後身亡,另外一名維修人員則被蜂螫後暈倒,幸好送院後回復清醒,事件不禁令人擔心被蜂螫後應如何自救。
事實上,被蜜蜂螫後死亡的案例實屬罕見,市民大眾如遇見蜜蜂毋須太過害怕,以免因為過於驚慌而逃跑,反而會觸動蜜蜂攻擊。
當野蜂螫人的時候,會經蜂針把毒液注射至人體內,蜂毒含有組織胺(Histamine)、酵素等,刺激人體免疫反應,造成螫傷位置出現紅腫熱痛等症狀。對食物或藥物過敏相信大家都聽得多,但又知否昆蟲毒液也是全球三大致敏原之一?美國約3%人口對昆蟲毒液過敏,歐洲對其過敏的人口更達7.5%【註一】,對蜂毒過敏者被螫後有機會出疹、面部及喉嚨腫脹等,若嚴重過敏會出現氣管收窄,甚至引發哮喘發作、血壓大幅下降。喉嚨腫脹會令患者呼吸困難,甚至「封喉」窒息。
要留意,曾經被蜂螫而且出現過敏反應人士,再次被螫後的反應可能更加嚴重。外國有數據指出,如果被螫後出現蕁麻疹、血管性水腫,下次螫後發生類似或更嚴重反應的風險為20%至40%;若被螫後出現呼吸困難、說話困難、過敏性休克、血壓下降等嚴重反應,下一次螫後出現這些反應的風險高達六成,而且螫後20年風險仍高【註二】。

對蜂毒過敏者被螫後有機會出疹、面部及喉嚨腫脹等,若嚴重過敏會出現氣管收窄,甚至引發哮喘發作、血壓大幅下降。(網上圖片)

切忌用指頭拔除蜂針
除了蜜蜂,本港較常見的蜂類包括黃蜂、胡蜂、虎頭蜂等,蜜蜂螫人後其針刺和毒囊會留在人體,蜜蜂之後會死亡,而黃蜂和虎頭蜂則可重複螫人,牠們體型亦較蜜蜂大,毒量會較高。
萬一被螫,務必保持冷靜,情況許可下盡快離開危險範圍,以免再受蜂群攻擊,因為留在體內的蜂針或會引來更多蜜蜂。確定安全後,可以仔細觀察傷口位置,看看蜂針有否留下,患者最好於半分鐘內拔除蜂針,否則毒液便會流入患處引致疼痛加劇。
無論如何,謹記不應該用手指頭直接拔除蜂針,因為這只會把餘下的毒液擠入體內。最好找鋒利的鉗子,或用兩張卡片,如果沒工具則可用指甲尖刮除蜂針,避免多餘毒液流入體內。如果短時間內沒有出現過敏反應,可以用乾淨清水沖洗被螫處,再凍敷或用冰水袋敷數十分鐘。若螫處出現疼痛、腫脹和痕癢屬正常,如情況持續數小時仍未消退便應求醫,醫生一般會處方類固醇藥膏和口服抗組織胺等藥物紓緩症狀,萬一出現較嚴重反應例如呼吸困難、休克便須即時求醫。
坊間有建議用肥皂水、蘇打水等鹼性液體,又或流傳以醋甚至尿液清洗螫處,原意是希望透過酸或鹼性去中和蜂毒。然而,不同蜂類的毒液酸鹼性略有不同,例如蜜蜂毒液呈弱酸性,不過也有其他蜂類毒液呈鹼性,若胡亂使用帶有酸或鹼性的液體或藥膏,未必奏效。
遇群蜂用外套包頭頸
野蜂存在於大自然中,原則上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只有在自我防禦時才會螫人。初夏來臨,不少市民也喜愛郊遊行山,要避免被蜂螫,在行山或戶外活動時應警惕附近有否類似蜂巢的結構,當然最好還是避免走進荒郊樹叢,也別用行山杖觸碰樹枝周邊,以免誤中野蜂棲息之地。有人指顏色鮮艷花俏的衣服會吸引蜜蜂,也有人說淺色衣服有助「避蜂」,有關說法林林總總未必有用,然而確實不宜穿着過於寬鬆的衣服,以免蜜蜂誤入衣物間之空隙。
萬一遇到零星蜜蜂飛過,謹記「敵不動我不動」,不要做大幅度動作去撥開牠,可以緩慢地掩住耳朵再小步離開。
若遇上群蜂包圍,應立即用外套罩着頭頸部位,盡可能減少身體暴露,情況許可下應低身大步逃進建築物或車內,如果無法逃離,可蹲下或伏地,縮小被螫範圍。有過敏體質人士進行戶外活動前,可以隨身攜帶腎上腺素注射器、抗過敏的類固醇及抗組織胺類藥物,一旦被螫可以馬上注射或服用,減低因過敏而引發的不良反應。
過去每逢周末,我也會遇到較多被野蜂螫到的求診個案,可幸絕大部分患者病徵輕微,只須一般藥物治療便可有效紓緩症狀,像上述被群蜂螫致傷亡的個案實在絕無僅有。
只要戶外活動和工作時小心,別招惹路邊野蜂便可減低被蜂螫機會。
註一:Stoevesandt J, SturmGJ, Bonadonna P, Oude ElberinkJNG, TrautmannA. Risk factors and indicators of severe systemic insect sting reactions. Allergy. 2020; 75: 535–545.
註二:Nittner-Marszalska M, Cichocka-Jarosz E. Insect sting allergy in adults: Key messages for clinicians. 2015; 125(12), 929-937.

撰文 : 梁杰仁醫生_養和醫院急症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免被野蜂螫傷須知,醫生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