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用藥依從性 防止思覺失調惡化與復發

錢惠堂教授、牟煥玉博士 | 2023-06-01

思覺失調(Psychosis)是一種常見精神障礙,患病人士可能出現思維紊亂、妄想、幻覺和其他行為問題。
據統計,本港有超過40000人確診患有思覺失調及相近病症。藥物治療被認為是管理思覺失調症的第一線治療方案,不僅可於病發時減少病徵,還可在好轉後預防復發、防止病況惡化。
通常來說,若在病發初期便遵從醫囑用藥,將增加精神病患者恢復身體功能、重新融入社會的機會。若擅自停用藥物,則可能大大增加復發概率。這不但會影響病者自己正常生活,還會加重整個家庭的照顧負擔,增加公共衞生資源消耗。因此,服藥依從性的高與低是治療成敗關鍵。然而,對於很多精神病患者來說,依醫囑服藥並非易事。
研究成果
據悉,約有20%到40%重性精神病患者未依從醫囑用藥,多達60%的這些病者在服用藥物兩三個月後便自行停藥,擅自停藥可使復發風險增加高達5倍。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病者未能遵從醫囑按照規定劑量和時間用藥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用藥知識不足導致症狀緩解後自行停藥,難以忍受困倦、手腳抖震、肌肉僵硬等藥物副作用,記憶力下降導致忘記服藥,以及家庭與周圍環境的消極態度和負面評價等等。
考慮到病人按時按量服食醫生開列的藥物非常重要,那該如何提高病者用藥依從性呢?
根據本學院精神健康科研團隊對提升藥物依從性的研究成果,有如下幾項策略可與大家分享:
建立「治療約定」,共同決策治療方案
儘管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病者會出現相似症狀表現,但每位病者具體情況可能各有不同。基於病者特點和喜好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是提高用藥依從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確定用藥方案時,精神科醫生與病者可進行協商討論,綜合考慮病者病況、對藥物的不良反應、經濟負擔和生活特點等具體情況,制定出適合病者之用藥方案與疾病管理計劃。
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可以增強病者信任感和參與感,病患更可能遵守他/她積極為自己做出的決定。

若思覺失調患者在服藥過程中出現副作用,應盡早與醫生溝通,調整治療方案。

考慮使用長效注射類藥物
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發文指出,使用長效注射類抗精神病藥物(如每兩周或每月注射一次)可改善病者服藥依從性不佳問題,有助於病者復康和減少精神病症復發。此外,使用注射長效藥物的用藥方式還可保證病者與醫生之間進行定期聯繫,方便醫生對病況進行規律監測。此文還提出,在病發初期開始使用長效注射劑可能比口服抗精神病藥物更具優勢。然而,這種在病發初期使用長效注射劑之優勢觀點要更具體的本地證據支持。
積極應對與自我管理
病者對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態度、信念和行為是影響用藥依從性關鍵因素。病患可通過諮詢醫生、閱讀書籍或參加宣教活動等方式,多了解思覺失調等病症維持治療的重要性,防止因缺乏相關知識而做出擅自停藥等錯誤行為。
其次,病者可尋找可靠策略督促自己按時服藥。如對於記憶力不佳病者,可採用藥丸容器、清單和設置鬧鐘等特別方式提醒自己按時服藥。此外,認知行為療法、家庭療法和同輩支持等各種心理社會干預可作為思覺失調病症輔助療法,改善精神病患者心理社會狀態和認知功能,提高其用藥依從性(詳情應向醫護人員查詢)。
營造友好、包容的家庭和社會環境
家庭的理解與支持對精神病患者用藥依從性有很大影響。患有思覺失調的病者在急性期住院治療後,通常還要繼續維持治療3到5年,家庭則是其主要康復場所。家庭照顧者可通過監督病人服藥行為,提供情感支援等方式直接或間接提高病人用藥依從性。
此外,對普羅大眾進行關於精神病症及其治療的宣傳教育也非常重要。
友好、安全的社會環境以及大眾的理解可能會減少精神病人產生自卑感和被污名化機會,防止病人因無法承受外界壓力和他人異樣眼光而迴避服藥,提高用藥依從性。
規律隨訪,尋求支援
由於思覺失調症須長期治療,可對病者用藥情況進行定期隨訪。對依從性不佳病人,應及時溝通,針對病者情況對治療方案進行再次評估和調整。同時,若病者在服藥過程中出現副作用,也可盡早與醫生進行溝通,調整治療方案。此外,精神病患者出院後,若遇到困難,可以尋求社區服務或其他相關組織支持與幫助。
總之,提高思覺失調症及其他精神病症患者用藥依從性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可採取共同商定治療方案、考慮可靠的給藥方式、加強教育與溝通等多種策略提高病者用藥依從性,幫助其更好地管理疾病,從而提高他們的生活幸福感。謹記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病者本人積極配合,以及家庭與社會的支持和理解至關重要。
撰文:錢惠堂教授_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院長及教授、
牟煥玉博士_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信健康] 思覺失調用藥依從性,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