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士前列腺癌健康專輯】剖析紓緩轉移性前列腺癌新趨勢

2023-08-14

上文提及早期前列腺癌的治療方法,至於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則偏向採取紓緩性治療方案。有泌尿外科醫生指出,治療轉移性前列腺癌主要是為了延長患者壽命,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幸好現時針藥研發已趨成熟,治療前列腺癌的方法也愈來愈多,令存活率大大提高,醫生可權衡利弊以決定合適方案。

轉移性前列腺癌屬於轉移性,即是已擴散至其他器官,最常見是擴散至骨頭或是淋巴,亦有部分患者會擴散至肝、肺等地方。泌尿外科專科醫生賴俊廷表示,面對這些患者,一般會先減低病人的睪丸酮素,「背後原因是睪丸酮素等同於前列腺癌腫瘤的營養素,減低睪丸酮素就是要拿走腫瘤賴以維生的營養,將它活活餓死。要減低睪丸酮素有兩個處理方法:最直接的方法是用手術形式將兩邊睪丸割除,即是將製造睪丸酮素的器官切走,好處是只需一次性處理。」但始終是手術形式,一來會有患者會對此產生抗拒,二來有部分病人身體狀況不適合進行手術,所以選擇此方式的病人數目較少。

二是靠藥物醫療,賴醫生指出藥物方面,普通以荷爾蒙針劑為主,「目前分為促黃體激素釋放激素促效劑(Analogue)或促黃體激素釋放激素阻斷劑(Antagonist)兩種,前者作用是減低促黃體激素釋放激素(LHRH)的分泌,後者作用則是阻截促黃體激素釋放激素的吸收,兩者均能有效減少睪丸酮素的分泌。」除了針劑以外,賴醫生指出採用促黃體激素釋放激素促效劑的病人,需要短暫服用口服荷爾蒙藥,大約為期兩至四個星期;近年也研發出第二代口服荷爾蒙藥,研究發現它與針劑一併使用的話,有助增加存活率。

患者靠荷爾蒙治療

至於選擇藥物還是手術作為治療,就要視乎病人是否需要短時間內減少睪丸酮素。賴醫生說主要是看病人是否有其他症狀,「例如有嚴重骨痛、腫瘤擠壓中樞神經等,可能存在一定的迫切性,手術能夠達到即時降低睪丸酮素的效果,可能會較為適合,否則大部分病人會選擇採用藥物。選擇藥物方面,則主要考慮注射密度,其中促黃體激素釋放激素阻斷劑需要每個月注射,好處是可以更快速地降低睪丸酮素,但病人出現針口疼痛的情況會較多,反之促黃體激素釋放激素促效劑只需三個月或六個月才注射一針,對於病人來說靈活度會較高。」

賴醫生憶述曾有位病人,開始時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指數很高,並且出現腎衰竭的情況,檢查後發現腫瘤壓着兩邊輸尿管,由於擠壓情況實在太嚴重,最初想在輸尿管內放置支架也不成功,於是處方荷爾蒙針劑,結果 PSA 指數很快回落到個位數水平,腎功能也逐漸回復,由於針劑有效地將腫瘤縮細,後來更成功透過手術將支架置入輸尿管中,大約一年半後輸尿管沒有再出現阻塞情況,最終腎功能回復正常,甚至可以將支架取出。

不論通過手術還是藥物治療,目的均是減少睪丸酮素分泌,賴醫生表示,「由於睪丸酮素跟女性荷爾蒙都是釋出性荷爾蒙,因此會出現像女性更年期般的症狀,包括潮熱、出冷汗、脾氣差、容易疲倦等等,但一般來說男性出現的症狀
會較女性為輕微;長遠有機會導致肌肉輕微萎縮、骨質疏鬆及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尤其是採用藥物治療的話,病人的五年存活率高達六至七成,甚至有新一代針藥,進一步將五年存活率提高至八成,所以面對轉移性前列腺癌,治療必定比不治療更好。」

不過使用荷爾蒙針藥還有另一點需要留意,就是時間一長,前列腺癌腫瘤有機會找到方法繞過藥物機制,變相毋須睪丸酮素,或是只需很少量的睪丸酮素已可生存,這個時候第二代荷爾蒙藥物再次發揮作用;但要留意即使腫瘤對針藥反應稍遜,仍建議繼續使用,因為研究指出一旦停止針藥,腫瘤生長速度就會加快。

一連四集的「男士前列腺癌健康專輯」已完成,希望讀者們閱畢能對前列腺癌有更深入的認識,以及緊記盡早進行檢查,把握時機及早進行治療。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賴俊廷向讀者解說治療轉移性前列腺癌的各種方法。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取代臨床醫學意見,請向你的醫生查詢

(此健康田園資訊由醫生提供,武田藥品全力支持)

C-APROM/HK/ENT/0024 (07/2023)

更多文章: 【男士前列腺癌健康專輯】 及早檢查前列腺癌有助控制病情

             【男士前列腺癌健康專輯】 早期前列腺癌痊癒率高

             【男士前列腺癌健康專輯】 電療有效根治早期前列腺癌

熱門話題

健康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