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防「空調病」(三)
在炎熱夏季,今人有空調、風扇降溫,古人用冰窖、冰鑑避暑。到明清時期,利用冰塊避暑的方式,已進入尋常百姓家。而王公貴族有更多避暑納涼措施,如故宮珍藏的「冰箱」,就是明清時期帝王用來降溫避暑的重要工具之一。與現代冰箱不同,紫禁城的冰箱不僅環保、無污染,且有着很好的製冷效果,不但能冷凍食物和飲料,還可為房間製冷,猶如空調一般。
醫學上其實並沒一種病叫作「空調病」,它是因長時間處在空調環境下,而引起的一類無特徵性疾患。調查數據顯示,使用空調後,易感冒者佔23.2%、頭昏者佔21.2%、呼吸不暢者佔14.3%、頭痛者佔11.4%、全身不舒服者佔10%、胸悶者佔8.9%、流鼻涕者佔4.3%、皮膚乾燥者佔3.6%、關節痛者佔3.4%等等。
老人、兒童和孕產期女性,是「空調病」的易感人群。尤其慢性疾病或吸煙人士,及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免疫抑制劑等免疫力低下人士,更易受到「空調病」侵襲。
「空調病」以預防為主,除合理有效地使用空調外,筆者認為,提高人體對外界環境變化的抵抗和適應能力,是最根本的。
醫療氣象學家曾試驗指出:在居室內保持一種「氣象變化」,以「多變」應「突變」,可鍛煉人的抗「變」能力。事實上,長期生活或工作在氣象條件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如常出入高溫車間或冷庫的工人,患感冒概率,要比長處正常環境中的人小得多。俄羅斯醫療專家也曾採取變化「微氣候」的方法,歷時3年,將莫斯科第十九住宿學校某一班學生的「感冒率」降為零。
在諸多種類的「氣象變化」中,以溫度變化對人體健康影響最大。故可通過不斷調節居室溫度,使人的生理體溫調節機制,逐漸變得靈活。
空調,具有調節室內空氣溫度的功能,若使用得當,可鍛煉人的生理調節能力。建議:不要使室內一直保持恒溫或「準恒溫」,而要使室溫處在一種變化狀態。具體方法:1.開始時,溫度變化幅度控制在3至5攝氏度;2.半月後,幅度變化逐漸提高到6至10攝氏度,應平穩地提高或降低溫度,以每次調節1至2攝氏度為宜;3.同時,要經常對室內環境進行自然調節,通過開閉門窗,讓室外空氣和陽光進入室內,以保證濕度、陽光、空氣流動的變化。
中醫認為,「空調病」由風、寒、濕邪侵體所致。在發病早期,病邪首先侵入皮膚。故在使用空調期間,應常食用發汗解表食物,如生薑。
我推薦「生薑紅糖水」:1.取生薑3至5片,紅糖小量;2.生薑片用開水沖泡15分鐘後,調入小量紅糖即可。可每日飲一杯。還可生吃生薑片、熬製薑水(加少許鹽、醋)泡足等,均能有效預防「空調病」。
作者專研宮廷秘方
[信健康] 再談夏日空調病,中醫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編者按:李思齊教授、文芊《宮廷走一圈,跟?帝王去養生》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