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的根源之二

勞思傑醫生 | 2023-10-30

痛定便要思痛,大小痛症要盡早及適當處理,以免長痛難顧。
本欄7月7日〈痛的根源〉一文,提到常見痛症的主要病理成因,務須循症醫治,對症下藥。中西醫學均着重找到痛的根源。
在中醫角度來看,疼痛亦有謂陰陽,《黃帝內經》裏提到「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在處理較複雜的非急性痛症,不妨中西醫結合。在對付各類痛症症狀時,不同的西藥有不同成效,現向各讀者作初步解述。
在認識各類止痛藥功效之前,有些誤解必要首先澄清。社會大眾都談癌色變,但癌痛與癌症嚴重性未必一定掛鈎。筆者有見過病人,因誤以為癌痛程度代表癌症病情,不敢面對,啞忍痛楚,蒙受不必要痛苦,嚴重影響生活質素。另一方面,非癌症病患亦能導致不可小覷的痛症,必須正視,要向淺中醫。就以長期臥床的長者為例,皮膚容易受壓,若不早作預防而產生褥瘡,切膚之痛,不比癌痛為少。

痛症不可小覷,必須正視並且向淺中醫。

釋除疑慮
以上情況並非紙上談兵,臨床例子比比皆是。有一個個案,筆者記憶猶新。多年前有一位中年叔叔,剛剛診斷了癌症,不幸癌症已轉移至骨骼及身體其他部位,正等待化療及電療。止痛藥物已用到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的止痛階梯之二級,然而,癌痛指數仍達到以10分為最痛之8分,需要用到止痛階梯第三級的嗎啡藥。嗎啡藥由低份量逐步提高,不過叔叔仍痛楚非常。叔叔起初強忍並否認,但痛症已影響睡眠及食慾,不能參與復康運動,體重及體能日益下降。家人十分憂心,團隊亦百思不得其解,苦無對策。
原來叔叔對嗎啡藥有極深誤解,雖經初步解說,仍未消除疑慮,卻又不欲提問。叔叔每次在派了嗎啡藥後,便瞞着家人及醫護人員,靜悄悄把嗎啡藥倒去,一滴也沒服用。在小心細問及留意觀察之下,幸好被團隊及早發現,經筆者與同事再仔細勸說,叔叔終於由最小份量開始,在最痛的時候嘗試服用。他隨後發覺嗎啡藥有很好止痛成效,副作用亦不多並能接受,便欣然定時服用,治痛於未然。
叔叔逐漸回復不少體力,順利完成電療及化療療程,癌細胞及痛源受控,嗎啡藥其後更可減停。藥物用途及安全的解釋非常重要,絕不限於嗎啡藥一類,其他例子如糖尿針藥,也有相似個案,有病者在家拒用胰島素針,讓血糖急升,幾乎引致生命危險。
破解迷思
其實嗎啡並非什麼洪水猛獸,善用之下,極端疼痛亦可迎刃而解。可是,坊間及業界仍對嗎啡藥了解不深,常見有四大項迷思,現逐一講解。

嗎啡是著名的止痛藥,但大眾對此藥有不少誤解。(網上圖片)

首先,坊間誤以為服用嗎啡藥止痛會導致上癮,以後難以戒除。其實只要嗎啡類藥用於針對肉體上的痛症,而非故意濫用,並不會存在上癮風險。上述那位叔叔的個案,就是很好的成功例子,最後更不需服用嗎啡。
其二,普羅大眾或寧可等待痛至最後階段才服用嗎啡,以免身體適應了它,失去效用。其實嗎啡藥份量沒上限,即使痛症不獲紓緩,亦有其他嗎啡類藥物可採用,因人體內有不同的嗎啡藥受體,各施其工。
第三項常見迷思,便是擔心嗎啡藥有不少副作用,弊多於利。然而,大眾有所不知,並非每個使用者必定有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事實上,副作用會很快消退。就以嘔吐為例,只有約三分一使用者會有作悶嘔吐,而症狀會於數日後消除。針對嗎啡的止嘔藥極有成效,可以於首幾天服食以作預防,不需長期服用。
唯一留意的是要預防便秘,因便秘不容易適應。只要先於試服嗎啡藥前通便秘,在服用嗎啡藥時兼服通便藥,並在需要增加嗎啡藥份量時,同步加大通便藥量,便秘不會是大問題,多年來的臨床成功例子可作印證。另有針對腸內嗎啡藥受體的止便秘藥,可與嗎啡藥一起服用。再者,適當服用中醫藥亦非常有效紓緩便秘。
另一不能不提的迷思,又最為業界擔心的,是嗎啡藥會否導致呼吸減慢甚至停頓。此之由來,可能因早年大家對嗎啡藥的認識及掌握未夠全面,用藥份量仍未達到最精準。在長者、呼吸或肝腎功能受損的病者身上,嗎啡藥份量要由小量開始,慢慢提升(start low and go slow)。只要處方適當,不同年齡的癌痛患者均可安全服用,解除痛楚。此外,有另類嗎啡類藥,可以在腎衰竭情況中使用。在晚期心肺衰竭患者身上,氣喘同樣痛苦,國際業界早已有指引,如何善用嗎啡藥,及早紓緩。
是否妥善並普及使用嗎啡藥,已是癌痛紓緩服務的一個指標。當然,嗎啡藥不能濫用,需跟從世界衞生組織止痛階梯的指引,在臨床診治時小心使用。在非癌痛病患的應用上,絕對要謹慎考慮,更加要參考專家意見。痛的根源有很多,其中一個根源,便是對嗎啡藥的認知及誤解,構成治療障礙。醫學上對嗎啡類藥物的研究日益進步,該類藥物亦開始有更多不同選擇,下回再與各位探討。
撰文:勞思傑醫生_香港醫學組織聯會榮譽會長、老人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痛症不可小覷,專科訊息派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