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有我(二)
芷媗不諱言,同學不喜歡她,只因他們太幼稚,她不屑同學間無聊沒內涵的對話,不是討論偶像生活,就是想着放學後去什麼地方吃喝玩樂。芷媗才14歲,理應很熱中於這些青少年玩意兒;我追問她的興趣所在,她的回答教我驚訝。唯一讓她感興趣的,是觀看尺度達至三級的殺人電影,她經常會在網上搜尋血腥的殺人短片,甚至連「教授」行兇的善後處理方法,亦是她最常搜尋的關鍵字。
芷媗告訴我,學校生活中最讓她感到歡愉的,就是憑一己之力,讓同學們「自相殘殺」。她對同儕們的欺凌「以牙還牙」來報復;她用謊言挑撥離間同學們的關係,當他們開始討厭對方時,她會進一步「加鹽加醋」,務使他們視對方為「眼中釘」,恨不得將之除去。經過她不斷挑三豁四下,同學間的感情被成功離間,互相針鋒相對,成功轉移了欺凌自己的視線。芷媗非常熱中故意製造誤會,她渴望把層次昇華,對象由同學升級到老師,開始在老師間搬弄是非。
從祖父的稱呼及之前的求醫紀錄估計,芷媗家庭富裕;她坦言祖父經營中港生意,名下有十數間公司,物業數不清地多,自小不愁錢,祖父對她寵愛有加,從沒為生活擔憂過。她缺乏的,只有父母的愛,自有記憶以來,就在祖父母的照顧下成長。
芷媗說:「不要誤會,我並非沒爸媽,只是有與沒有沒差。」也記不起從什麼時候開始,芷媗知道爸媽吸毒成癮,媽媽生下自己不到3個月,就交託予祖父母代為照顧。她自小就很疑惑,爸媽只是沒財力照料自己,卻連父母對子女最基本的關愛,她都從沒感受過。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續談兒童心理健康,專科資訊可分享!【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