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專科醫生陳欣永 公開對待小朋友「秘訣」

楊裕鍀 | 2024-06-04

小朋友生病或悶悶不樂,最擔心的當然是父母。兒科專科醫生陳欣永認為,兒科醫生要「將心比己」,與父母多溝通、了解小朋友情況,猶如「偵探」般尋找不適的真正根源。「兒科除了醫治小朋友,父母的擔心是我們最緊張一環。因為你要醫的是人,並非醫工具,一定要着重病人心情。」

性格樂天、健談的陳欣永,對待小朋友有「秘訣」。「我很喜歡與小朋友溝通,鍾意跟他們玩耍,最緊要保持笑容,經常對BB父母說,多對BB笑,他自然也對你笑多點。怎樣能夠使小朋友、家長放鬆一點,讓他們知道醫治方向,在於溝通技巧。我很幸運,選對了想做職業的科目!」

兒科專科醫生陳欣永十分喜歡小朋友,認為溝通關鍵在笑容。(吳楚勤攝)

正所謂「醫者父母心」,陳欣永當初選擇讀醫,純粹懷着一顆幫助別人的心。「我覺得做醫生很有意義,每日所做的工作,能幫助別人、拯救生命。我比較膽小,不敢做消防員,所以努力讀書,考慮以醫生作為終身職業。而最開心的是,每日看症後,很多人對自己說多謝,當然這是工作一部分,每天都能幫助別人,實在有意義。與其他職業例如金融、法律的性質不同,我們讀完醫,到醫院實習完,需要再讀6年專科,在各方面持續進修,好像一個終身學習過程。」

為了自醫選讀醫科
在香港大學讀書時,陳欣永原本有興趣成為骨科專科醫生。「可能與我自身經歷有關,我由小至大喜歡打籃球,以前是一名肥仔,因為打籃球,身形變瘦了點。中學讀聖約瑟,學校傳統着重足球和籃球;除了讀書之外,就是打籃球,與同學上課前、小息時也打波,習慣打到恤衫濕完再乾。後來入選校隊,可是中五時左腳十字韌帶斷裂、半月板撕裂,當時年紀小,不知早點做手術能改善;骨科醫生說,不打波便沒事,可不做手術。」Bosco並非聽話的病人,大學再打籃球,導致膝頭退化,因此他希望做醫生醫自己。

陳欣永(右)與父親(左)合照,小時候的他身形比較圓潤。(受訪者圖片)

就讀香港大學醫學院時,陳欣永入選籃球校隊,曾隨隊前往台灣比賽。(受訪者圖片)

實習經歷讓陳欣永重新思考未來路向。「我2002年港大醫科畢業之後,到瑪嘉烈醫院兒科病房實習,覺得很開心。當然,小朋友不舒服,父母難免擔心;但小朋友康復後,便會跳跳紮,讓我感到活力,實習幾個月做得相當愉快。如果倒過來說,為什麼選擇兒科?因為被小朋友『呃咗』。」

他笑一笑再說:「我性格比較細心,絕對適合做兒科醫生。不過,做這一科幾辛苦,我們那個年代,實習醫生『三日一call』,實習第一個月是7月份,做了11個call,意思是星期一早上9時返工,到下午5時其他同事放工,你便on call,做到翌日下午1時才下班,星期三正常朝9晚5,星期四再on call,整個流程很辛苦,學習卻最快。」

「雙非」時期特殊經歷
陳欣永隨後轉到瑪麗醫院老人科病房實習,正值沙士爆發。「香港人口老化,照顧老人家好重要,整個氣氛是你很想幫助他們,心情自然變得沉重。」

接着他到瑪嘉烈醫院接受兒科專科訓練。「我的興趣是兒科腦科,專門研究這方面問題,如兒童行為發展、自閉症、過度活躍症、抽筋等病症。當然,現在做私家醫生,任何病都會看,特別是初生嬰兒。」

為了尋求新挑戰,陳欣永2010年離開政府醫院,轉到浸會醫院擔任兒科駐院醫生,那時正值「雙非」熱潮期,不少內地孕婦來港產子。他回憶說:「要處理許多緊急情況,我住在浸會醫院附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產科醫生照超聲波,發現胎兒沒心跳,即時急call,我凌晨3時『喪跑』回去。」

另一個案,Bosco說應該讀書才會讀到,他趕到急症室時,見到一名嬰兒因肚的肌肉天生有缺損,腸全部走出來,他一看呆了,立即用保鮮紙包裹,再決定如何做手術。那時內地孕婦產檢做得不完善,出現不少特殊狀況。

在浸會醫院做了大約兩年半,陳欣永再跳出舒適圈,與其他醫生開設診所;2015年更嘗試組織兒科團隊的醫療中心。「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在一個崗位時,要思考下一步做什麼,身處另一個崗位時,又要思考再下一步。創立兒科醫務中心,只因我做很多兒童發展,例如評估小朋友發展遲緩,加上太太是兒童精神科醫生,我就想,不如設立一個兒科醫務中心,聯同臨床心理學家、營養治療師、教育心理學家等合作。」

他希望家長並非只懂帶子女來看傷風感冒,如果小朋友有心理或發展問題,陳欣永自信可提供幫助。「養一個小朋友很辛苦,何況要照顧一個SEN(特殊教育需要)孩童。例如有些焦慮症病人容易緊張,如果早些幫助他們,可解決全家人的問題。」

陳醫生明白,很多家長對孕育初生嬰兒疑問多多,於是在2018年推出《孕育健康BB!醫生爸爸100個育兒你問我答》。「我很想在書局找到一本自己寫的書,因為眼見很多家長為不同事情擔心;我本身在健康雜誌寫專欄,整理後加上新想法,也寫日常診斷的病症,特別針對家長擔心的事情,例如噴嚏、紅疹、胎記等。」今年7月,Bosco將推出第二本書,他的兒科團隊每位醫生都有份撰寫,書名叫《兒難雜症》,如會解釋抽動症、紫癜症等。

2018年,陳欣永(左)在書展介紹自己有關育兒的著作。(受訪者圖片)

小心處理懷疑個案
雖已行醫多年,陳欣永遇上懷疑個案,仍會小心求證,他認真地說:「有些個案,心裏覺得不舒服,我們會主動向父母提出做詳細一點的檢查。例如有名女孩連續發燒七八日,卻沒什麼病徵,精神很好,我不太放心,建議家長讓她入院詳細檢查,結果抽血發現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指數很低,原來是急性血癌。第一日抽血發現,第二日送去兒童醫院,第三日再驗骨髓確診,要用化療藥醫治。這就是處理得多個案的經驗。」

陳欣永認為,每個病例都可以視為學習過程。有一個個案讓他感到很不開心,事緣一位家長帶跌傷的小朋友到診所,傷口在流血,而護士沒告知Bosco,當日看診名額已滿,護士並未替小朋友加症(加名額),家長異常氣憤,後來在網上寫道:「不是很有同情心嗎?怎麼不加症?」

其實當時他在房內看症,根本不知道外面發生什麼事。

汲取了這個教訓,陳醫生教導診所護士,講清楚病人情況,起碼要為他們處理傷口,不能就這樣任由離開。他自問並非不勤力,一星期看症7日,星期日診所不開,都會去醫院巡房。「這件事讓我反省要加強診所的溝通。」

陳欣永(箭嘴)定期與醫療團隊開會,增強合作與溝通。(受訪者圖片)

公務繁忙,他試過太太生日,吃飯慶祝時突然要回醫院處理家長投訴;診所開幕日,亦有病人家長致電要求看症。他非常看重與病人、家長之間的互動,能力所及,會盡力而為。「兒科特別需要與父母溝通,有來看過病的小朋友會興奮地說:『今日要見Dr. Chan,可以拿貼紙、糖糖(維他命C糖)。』」

一再強調自己喜歡小朋友的陳欣永,不諱言以前被叫醫生哥哥、醫生叔叔,現時連醫生伯伯亦有人叫。「有名病人小時候醫過他,現在已生小朋友,帶BB來探我,自己年紀不算很大,都開始有這類舊病人,很高興每個人跟我分享的都不同。兒科醫生不怕手震、老花,做到七八十歲都沒問題。」

陳欣永幾年前應香港紅十字會呼籲,捐贈骨髓幫助有需要的人。(受訪者圖片)

陳欣永(Bosco)小檔案
年齡:46歲
職銜:兒科專科醫生
婚姻:已婚,育有一子一女
學歷: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兒科醫學碩士及英國皇家兒科醫學院院員等
興趣:籃球、旅遊

撰文:楊裕鍀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