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銀屑病 並非皮膚病那麼簡單?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常見慢性皮膚病,但原來它不只是皮膚病那麼簡單。
如果忽視了和它相關的共病症(comorbidity),對健康的影響可大可小,今日和大家分享幾宗個案。
陳先生(化名)今年55歲,自小壯健甚少看醫生。3年前四肢、腰部開始長出脫皮紅疹,患處大小不一,有些呈現圈狀。他從網上資料發現情況和皮膚癬相當吻合,於是開始用坊間治療癬的藥膏自行處理,不過效果並不理想,皮疹患處增加,甚至連生殖器皮膚也有。
擔心傳染癬給家人所帶來的壓力讓他焦慮萬分,他和妻子分床而睡,自己的衣物亦和家人的分開清洗。最後他請教家庭醫生,診斷為銀屑病,並解釋問題由自身免疫系統失調引致,而非傳染病造成,陳先生了解後如釋重負,依照醫生指示用藥後情況得到大幅改善。
漫長的病情、擔心傳染的憂慮、外觀對社交的影響等使患者產生重大心理影響。研究發現,有二至五成患者有焦慮症和抑鬱症症狀,自殺風險亦增加,情況不容忽視。
放棄覆診竟致關節炎
另一個案是30歲的李先生(化名),患有銀屑病10年,當他被告知病情沒根治方法時,就決定不再覆診。近兩年他受雙手關節炎困擾,一直以為痛風症,重複服用從藥房買來的消炎止痛藥紓緩痛楚,直至上月因胃痛需接受胃鏡檢查,發覺有出血性胃潰瘍,並引致貧血;不單如此,腎臟功能亦有受損,經醫生判斷,這些都是長期服用消炎止痛藥所致。而他的所謂痛風症,其實是銀屑病引致關節炎,最後由專科醫生處方特定藥物治理。
據統計,大約有三成銀屑病患者會患上銀屑病關節炎,有指甲病變的就更容易患有。四肢遠端小關節,以至較大的如膝關節,和中軸關節等都可受影響。關節最初疼痛僵硬,繼而活動幅度減少,最終變形失去功能。要避免永久的關節破壞,及早診斷並針對性用藥至為關鍵。藥物選擇方面,有傳統的疾病調節性風濕藥物,和逐漸廣泛應用的生物製劑。
原來與腸病有關連
23歲的方小姐(化名)去年被診斷患有銀屑病,兩個月前她開始感到腹痛,偶爾大便帶血,最初以為熱氣引致腸胃不適和痔瘡,然而症狀繼續惡化,胃口減少和體重下降,並偶然發燒,接受大腸鏡檢查和組織化驗證實患有炎症性腸病。
研究發現,某些異常基因較常發生於銀屑病和炎症性腸病(包括克隆氏症和潰瘍性腸炎)患者,這就解釋它們兩者密切的關連。過去藥物選擇較少之年代,一些較為嚴重的腸炎個案,需要接受切除部分腸臟的手術,不過隨着現今藥物治療改善,需要接受這些手術的個案已大為減少。
現時醫學已知銀屑病並非單純皮膚病,而是一種系統性炎症。除了上述個案提及的共病症外,患者亦更容易患上代謝綜合症,即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中央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長遠患有冠心病的機會也增加,故此病人需要戒掉煙酒,保持良好飲食習慣和控制體重。
另外,銀屑病患者眼睛較易患上葡萄膜炎,如果同時患有銀屑病關節炎,風險就更高。症狀包括眼紅、刺痛、怕光和視力模糊等,如出現這些病徵就應及早求醫。
過去治療中等和嚴重的銀屑病,一般使用光學療法和傳統口服藥物,包括阿維A酸和免疫系統抑制劑(如環孢素和甲氨蝶呤)等;可是,這些藥物較常引致副作用,例如白血球下降、貧血、肝或腎功能受損、高血脂等,需要定期驗血監察。
生物製劑帶來改變
近年生物製劑的出現,為銀屑病治療帶來革命性改變。透過定期注射,能有效中和致病的發炎因子,如白細胞介素IL17、IL23等,大幅改善病情,提升病人生活質素,而安全性亦較高,部分藥物可同時治療相關的關節炎和炎症性腸病等等。
另外一種嶄新口服藥,屬於小分子藥物,透過抑制細胞內一種稱為TYK2的蛋白酶,減少由發炎因子激發細胞內發炎訊號的傳遞,從而減輕炎症。此藥物已經被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和香港衞生署核准用於中度及嚴重銀屑病。
醫學發展為病人帶來更多治療選擇,醫生會根據病情,和病人商量最適合的醫治方案。
撰文 : 區志森醫生_皮膚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保持健康非難事,醫生訊息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