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虛不受補」?

鄭芸菁中醫師 | 2024-06-13

不少香港人都愛閒時進補一下,可是,有些人進食補品後反而出現「上火」現象,如咽痛、生口瘡、便秘等等,多數人稱這為「虛不受補」。

從中醫角度,是否真有「虛不受補」之說?

何謂虛?
中醫其中一種辨證方法稱為「八綱辨證」,指分辨病證的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屬性,《黃帝內經.素問》提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實證指病邪有餘而人體正氣相對充足,虛證則指人體正氣過度消耗而呈現不足狀態。虛證可分為陽虛、陰虛、氣虛、血虛,另根據五臟六腑不同損耗而出現不同虛證,如心陽虛、腎陰虛、肺氣虛、肝血虛等。

何謂補?
「補」是中醫一種治療方法,清代名醫程鍾齡於《醫學心悟》中提出醫門八法──汗、吐、下、和、溫、清、消、補,「補」有補益之意。

《黃帝內經.素問》又云「實則瀉之,虛則補之」,若病屬實證,即有多餘,應用瀉法;病屬虛證,即有不足,應用補法。

如何補虛?
虛即不足,要補充身體不足之處,補益時也要了解身體需要,哪裏虛、什麼虛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問題,進補後出現不適症狀,並非虛不受補,乃辨證失誤、補錯了。

舉例來說,陰虛病人津液不足,容易因身體不夠滋潤而內生虛熱,有如燒乾水的狀態,此時須用滋陰之法,補養陰津,若進食鹿茸、人參等溫燥補陽之品,反令陰虛情況加重,繼而有口乾舌燥、咽痛等症狀。

補也要補得起!
要確保補益藥發揮功效,除了辨證準確,脾胃功能亦是關鍵。補益藥的特性多屬「守而不走」,相對較難消化。中藥進入人體後,透過脾胃消化、吸收,若脾胃之氣不足或濕氣較重,則難以運化補益藥,停滯的補藥或會引起胃脹、胃痛、腹瀉等胃腸症狀。

補益時要了解身體需要,哪裏虛、什麼虛是應該關注的問題。

故此,要令身體「補得起」,應先調補脾胃,如服用山藥、白朮等提升脾胃之氣,或加入一些理氣消滯藥,如陳皮、砂仁等,幫助推動運化補益藥。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

[信健康] 虛不受補之說,中醫角度可分享!【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