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知多一點
半夏之名首見於《禮記.月令》:「五月半夏生,蓋當夏之半。」半夏作為藥用,則首見於《五十二病方》,可見早在東漢以前,先賢們已經運用生半夏以治病。《名醫別錄》最早指出,半夏產於「槐裡,五月、八月采根,曝乾」,即今陝西興平縣。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中曰:「槐裡屬扶風,今第一出青州(山東省益都縣一帶),吳中亦有。」
蘇頌於《圖經本草》稱半夏:「生槐裡川穀,今在處有之,以齊州者為佳。」當中「齊州」即今山東省濟南市郊歷城縣,可見半夏道地產地發生多次變遷;由梁代以前的槐裡、扶風,變遷至梁代的青州,至宋代的齊州。
去除毒性
由於半夏具有毒性,醫家們均重視其加工炮製,最早採用水煮的加工方法,在《武威漢代醫簡》云「半夏毋父且,洎水斗六升,炊令六沸」。東漢醫聖張仲景運用半夏時大多標注「洗」,在《金匱玉函經》中云:「凡半夏不㕮咀,以湯洗數十度,令水清滑盡,洗不熟有毒也。」
可見水洗目的是把半夏表面對咽喉產生強烈刺激的黏液物質除去。仲景在運用半夏時,還常常配伍生薑以制其毒,後世以此衍生出以生薑為輔料對半夏進行炮製的方法,如《劉涓子鬼遺方》:「半夏三両,湯洗七遍,生薑浸一宿熬過。」
《藥性論》:「湯淋十遍去涎方盡,其毒以生薑等分制而用之。」隨着臨床進一步發展,歷代醫家為了滿足不同病機需要,通過各種配伍以拓寬半夏應用,其炮製亦由早期單一湯洗逐步擴展到多種輔料與半夏共製;例如把具有祛風、燥濕、清熱等作用的白礬、皂莢、石灰、竹瀝等輔料加入,發展出針對不同病機的半夏炮製品;如清代《本草求真》云半夏:「浸七日,逐日換水,瀝去涎,同皂莢白礬薑煮熟(半夏畏薑,偏用薑以制其毒),或七日夜,用淨水淘浸(以除其涎),再用皂莢水浸七日夜(同皂莢可治風痰);又用灰水淘浸七日夜(可治脾胃痰),又用白礬水淘浸七日夜(可治清水痰);又用生薑水淘浸七日夜(可治寒痰),又用甘草水淘浸七日夜(可解其毒及調製藥之性)。」延續至今。《藥典》把半夏固定為生、清、薑、法四種炮製規格。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大學講師
[信健康] 以半夏作藥用要訣,醫師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