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援港應急醫院成效卓著 再接再厲擴展新服務
新冠疫情期間,國家全力支援本港抗疫,於短時間內在落馬洲河套區援建「中央援港應急醫院」。隨着本港復常,醫管局於去年初接收應急醫院後,新界東醫院聯網及總辦事處團隊立即密鑼緊鼓展開籌備工作,在短短3個月內,將本來用於接收新冠患者的應急醫院,轉型為提供各種日間醫療服務,以有效善用醫院的設備和資源,紓緩公立醫院服務壓力。
醫管局於去年4月率先在應急醫院推行「日間放射診斷先導計劃」,利用醫院本已配備的先進放射造影儀器,提供電腦掃描造影、磁力共振掃描造影及超聲造影等檢查服務。這類放射造影檢查需求甚殷,於公立醫院往往要輪候較長時間,我們正好把握這次契機,邀請情況穩定、行動自如及條件適合的病人參與先導計劃,一方面讓他們更快接受到所需檢查,另一方面能分擔其他公立醫院的壓力。
目前,應急醫院已接收全部7個醫院聯網轉介的合適病患參與先導計劃,各類造影檢查服務量亦穩步增加,截至上月底,已協助超過18000人,比原先預計的數量超出近三成。更重要是,參與先導計劃的病人,其輪候時間中位數大幅縮短近一年半;隨着更多病人轉介到應急醫院,其他公立醫院輪候者亦能受惠。
多元化日間服務
除了放射診斷,應急醫院亦已陸續開展胃部內視鏡檢查、睡眠測試、微生物化驗等等;直至上月底,已分別幫助逾2000名病人,以及分析了逾38000個多重耐藥性細菌的微生物化驗樣本。
對於上述各種服務,病人都「有讚無彈」,以睡眠測試為例,在其他公立醫院一般須輪候1至3年,於應急醫院只須等候約3個月。現時應急醫院有18間單人房可進行睡眠測試,團隊正計劃於7月中增加日數,預期往後每年可增至約1000宗,相當於各個聯網數量的總和。
為了進一步提升質素,我們已於今年4月開始,在應急醫院增設化學病理實驗室,提供維生素D檢驗,預計每年可處理約5000個由各醫院聯網轉交的樣本。這項新措施將有助加強監察及跟進患維生素D缺乏症或嚴重骨質疏鬆症病人的情況,亦可及時診斷懷疑維生素D中毒個案;獲取病人化驗結果的時間,亦由8至9個星期,縮減至約4個星期。同時,由於應急醫院以「專職專做」模式集中處理維生素D檢測,其他公立醫院實驗室便可騰出資源進行其他檢驗。
榮獲傑出團隊獎
應急醫院啟用至今一年多,成功開展各項「高流量」模式,既紓緩公立醫院壓力,亦大幅縮減輪候時間,為病人以至醫院同事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中央援港應急醫院團隊,早前更榮膺今年醫管局的傑出團隊獎。能取得如此豐碩成果,除了有賴國家在硬件基建及醫療設備上的支援,亦有賴特區政府全力支持,同時要感謝所有參與應急醫院規劃和協助的同事,包括總辦事處及醫院聯網的同事,以及前線醫護人員,全賴大家上下一心,由測試儀器設施、制定運作流程、轉介合適病患,以至為病人安排接駁專車,不斷完善提升應急醫院的設施和服務,讓市民得益。
醫管局將會繼續善用應急醫院各項設施,探討如何提升及加強不同措施,並會就應急醫院的運作情況及未來發展,與政府相關部門保持緊密溝通,以期望應急醫院可幫助更多市民。
撰文 : 鄧耀鏗醫生_醫院管理局聯網服務總監
鍾健禮醫生_醫院管理局新界東醫院聯網總監
[信健康] 推廣援港應急醫院服務,醫療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