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科醫生遇上 糖尿病患者之排糖藥

傅錦峯醫生 | 2024-07-08

尿道炎可帶來尿道赤痛、血尿或尿頻等症狀,如果小腹脹痛,則可能已有膀胱感染。

另外,若有尿道炎以外的症狀如發燒、腰背劇痛、作悶或嘔吐,醫生亦會擔心腎臟已受感染。

要注意的是,一般糖尿病人的尿道炎症狀未必明顯,但服用「排糖藥」之糖尿病患者,的確會增加尿道炎風險,所以要格外小心,如果處理不當,隨時引來大麻煩。

女性尿道比男性短,約4厘米,只要細菌接觸到尿道出口(External meatus),例如:浸溫泉、游水、使用公廁廁紙,以及於性行為時(陰莖進入陰道時把外陰部細菌送入女性尿道),都可能導致尿道炎。因此,女性一年有兩三次簡單下尿道炎,是十分普遍的。

尿道積聚糖份招惹細菌

相比之下,男性尿道長約15至20厘米,細菌很難走進去,多數只是龜頭炎。所以,男性尿道炎很不尋常,必須找出原因,這可能與性行為、前列腺增生、膀胱石、腎石或腫瘤等有關。

較為少人知道的是,部分糖尿病藥物也可增加尿道炎風險。新興的糖尿病藥物,排糖藥恩格列淨(Empagliflozin),透過尿道將過量糖份排出體外,能夠降低血糖之外,亦改善心血管健康及促進減重,對病患者是一大喜訊,卻同時導致更多細菌在泌尿系統滋生。原因是糖份充斥在尿液中,為細菌創造理想的生長環境。

服用排糖藥的糖尿病患者,無論男女,都易因為這類藥物而出現尿道炎症狀。男性患者更可能有龜頭炎。即使服用抗生素治療,症狀都容易反覆。以陳先生(化名)的個案為例,他因為腎臟惡性腫瘤,需要接受微創機𢬿臂手術把部分腎臟切除,將癌腫瘤完全消除而保存大部分正常腎組織,並於手術中放置輸尿管支架(即導管兩端都像J字彎曲的「JJ輸尿管」)。由於患者本身有糖尿病,術後情況穩定便繼續服用排糖藥。出院第12天,患者指有反覆的發冷發熱、腹痛等症狀,尤其每次如廁時,症狀會加重。我們擔心可能是手術引起的併發症,如腎臟發炎或傷口感染,甚至膿腫!然而,病人手術後情況非常穩定,而且這些病徵並非術後很短時間出現,情況相當罕見,於是對患者作進一步檢查。

保持良好個人衞生習慣

膀胱鏡檢查發現,患者整個膀胱黏膜在發炎,很可能服用排糖藥導致,加上患者包皮過長,方便細菌混入尿液從尿道口倒流入膀胱,因此情況變得嚴重。單純的尿道炎只需處方簡單的抗生素;不過,對安置了輸尿管支架及包皮過長的患者而言,細菌可沿JJ輸尿管逆行而上,感染腎而形成腎炎,故此不能單靠用藥處理。在此個案中,及時取出JJ輸尿管支架,並給予患者靜脈抗生素治療。同時,建議患者先改用其他降血糖藥,待處理包皮後,再恢復服用原有藥物,方可讓症狀改善。

所以,糖尿病患者一旦服用排糖藥,務必提高警惕,留意有否尿道炎先兆。若出現異常症狀,便應盡快就醫。主診醫生需要根據病情,諮詢內分泌科醫生,評估是否要轉換其他糖尿病藥物。此外,長期服用排糖藥的糖尿病患者,亦要定期檢查有否腎結石,這都是誘發炎症的高危因素。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預防和控制尿道炎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保持良好個人衞生習慣很關鍵。患者應避免使用公共廁所的衞生紙,同時可多進食藍莓、每天飲用充足水份及避免「忍尿」,有助減少細菌滋生。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預防和控制尿道炎非常重要,患者應避免使用公共廁所的衞生紙。

糖尿病患者每天應飲用充足水份及避免「忍尿」,有助減少細菌滋生。

另外,女性患者宜避免長時間使用衞生護墊。因為濕透的護墊可替細菌提供溫床和平台,尤其大腸桿菌,導致細菌容易由此進入尿道,引發感染。建議保持陰道清潔,一旦衞生護墊已浸濕,應立即更換。

如出現疑似尿道炎症狀,要即時求醫。需診斷是否有尿道炎,除了以驗尿來檢查有否細菌如大腸桿菌,並評估細菌含量,也要分析白血球量可有上升。此外,細菌可使尿液的亞硝酸(Nitrite)升高,故此要作試紙檢驗。患者亦須注意,醫護人員要求保留中段小便,是要確保樣本沒污染,所以應遵從指引。

糖尿病患者既要留意所服用的藥物,會否增加尿道炎風險,同時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增強免疫力,並及時處理可導致感染的因素,才能有效降低尿道炎風險。

撰文:傅錦峯醫生 香港執業專科醫生協會召集人

[信健康] 糖尿病患藥物增加尿道炎風險?專科資訊派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