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內動脈剝離
最近筆者遇見兩位不同年紀、不同原因、病徵不同,但患上相同的頸內動脈剝離病人。
我們的內動脈提供了大部分腦部血液供應。它在進入頭骨前必先經過頸部。內動脈血管壁是一層一層的,在不同原因下,內壁有機會部分剝落,造成血管收窄,減少腦部血液供應引致中風。又或者剝落的血管壁引致血液滯留,形成血塊。這些血塊再次剝離隨着血流進入腦部引致阻塞性中風。
李小姐是一位20多歲的文員,趁着假期做頸部按摩。完成後不久發覺頸部疼痛,跟着右眼突然短暫失去視力,頭痛難當。雖然說話和活動能力正常,她還是去醫院馬上接受檢查。磁力共振顯示她右邊內動脈剝離,血管嚴重收窄,血塊有機會曾經阻塞眼部血管,造成眼中風。腦部灌流掃描顯示她右腦血液供應不足,幸好還未到中風階段。李小姐立刻接受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藥物可以防止剝離再蔓延,以及讓血管有機會修復。通常觀察數星期,若果沒有改善便要植入支架。幸好李小姐比我們想像康復得快,4星期後在藥物治療下血管自我大部分修復。
陳女士是一位60多歲家庭主婦,一年前的磁力共振無意中發覺有內動脈血管剝離,她本身完全沒有症狀。可是她服食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達一年,磁力共振顯示剝離沒有任何進步。沒有進步,藥物便不可以停。最後她決定做手術。採用微創經血管內支架植入手術,剝離現象終於解決了。
要預防便要注重血管健康,好好控制三高(血糖、血脂、血壓),戒煙和減少頸部過激的按摩!
作者為神經外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淺談血管動脈剝離,專科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