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協作平台 守護粵港澳市民精神健康

陳仲謀醫生 | 2024-10-29

隨着國家積極推展大灣區發展,鼓勵區內各城市在多方面加速融合,打造經濟、金融、航空、船舶和物流等國際中心,以配合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持續優化。

說到這個「大灣區概念」,還包括較少為人知悉的「大灣區精神心理健康協作平台」,今期一述之。

上述平台用了大概半年時間去籌備草創,在2023年11月3日正式啟動,於香港舉行成立典禮。由廣東省社會心理學學會,聯同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作為共同的發起團體,完成了第1次全體會議。接着,平台於2024年1月13日,在廣州華南師範大學開了第2次大會,名為「粵港澳大灣區社會融合探索論壇」。本月12日,平台再在澳門召開另一個論壇,主要探討最熱門話題:名為「青少年精神健康面面觀」。轉眼間平台已成立快一年了,粵港澳三地輪流主辦了3場重要會議,奠定以後長足發展的穩固基礎。筆者個人覺得會議的規模愈來愈大,參加人數逐次增加,討論問題愈加深入。綜觀平台的操作日益專業,極具國際水準。

本着「沒有精神健康便沒有健康」理念,粵港澳合辦「大灣區精神心理健康協作平台」,促進各地市民的身心靈健康。(網上圖片)

積極投入討論

與會者都是三地專業人士,包括大學學者、民間精神健康服務持份者和政府有關部門專家,可謂人才濟濟。座中發言踴躍,大家積極投入討論,互相砥礪切磋,得到美好和有用成果,對大中華區精神健康服務有提壺灌頂作用。筆者作為「大灣區精神健康協作平台」香港區發起機構的負責人,在首次會議開幕致詞中,談及幾個大會關注的重點和原則: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主導思想──「沒有精神健康,便沒有健康」(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加上兩大挑戰:一是精神病愈益猖獗,單是抑鬱症在2020年已成「人類最大負擔」(DALYs, 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的第二位,還預計於2030年會獨佔鰲頭;二是引起精神病的原因非常複雜,當中包括家庭和社會各種影響,不同於其他疾病,所以治療方法不能單靠藥物,還需牽涉繁複的心理輔導。解決方法自然是「預防勝於治療」,推廣精神健康教育,在中小學引入相關課程;訂定實用、完整和能持續的長遠精神健康政策,有清晰明確的發展路線及藍圖、時間表和成效指標;操作精神健康服務是由一組多元化的專業團隊負責,而患者所需的幫助亦是多元化,例如:經濟、住屋和法律諮詢,這都要政府各部門作跨範疇協作,才可以有實質效果,因此一定要設立「有權有責」的機構統籌,綜合協調,才可以事半功倍,否則就會仍然沿用舊制度,繼續疊床架屋,勞而無功,因對不準目標,造成浪費公帑。某些先進國家早已實行上述政策,卓有成效,成功實證在前,我們決不能閉門造車。

達成四大目的

本平台是由粵、港、澳三地的有關持份者組成,希望能盡快達成四大目的:互相認識、通力合作、知識互傳和經驗互享,以促進大灣區精神健康服務的正面發展,精益求精,造福廣大居民,並能於將來惠及所有炎黃子孫。

綜觀頭一年內香港、廣州和澳門先後舉辦了3次大型會議,平台工作人員可謂竭盡心力,盡速達成初步成果,以應燃眉之急,緊貼四個目標,邁步向前。三地專家、醫療人員和相關持份者,因有共同信念,相互認識尊重,早已水到渠成,並展開聯合的研究工作;希望第二年的發展,更加迅速,能落實更多貼地的共同計劃和活動,去有效推廣大灣區8600萬人對精神健康的認識,從而增強對整個國家的貢獻。改進的範圍有多方面可以考慮:最高層制定精神健康的政策和發展藍圖、成立統籌機構、推行各個年齡層的精神心理健康教育和相關預防工作,及檢討復康治療措施成效,取長補短,力臻完美。

港澳持份單位又取得了內地相關機構的響應,努力爭取更多的協同效應。本年11月9至10日,「第六屆粵港澳心理諮詢師協會聯誼高峰論壇」將在廣州召開,屆時大會討論的主題是「心賦能.贏未來──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的道與術」。到時不但有眾多大灣區專家、學者和醫務人員一起出席,還有來自內地其他省市不少專家學者參與。

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出現亂子,是世界各地的共通現象,我們中國也不能幸免,針對下一代的健康成長,為了民強國富,配合國家領導人所提倡的「新質生產力」,以提高各方面的競爭本錢,這當然是目前亟待需要解決的事情。

撰文 : 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促進港澳居民精神健康,醫生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