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劍橋學者高峰論壇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在11月8、9日舉辦了「2024年基層醫療健康高峰論壇」,邀請全球各地和本港多位嘉賓講者參與研討。
本港現正全力推動社區基層醫療發展,這論壇可視為當中關鍵的邁步,海外、本地學者和前線人員在論壇互相分享交流,推動我們繼續前行。
11月9日上午的全體會議,邀請了兩位國際知名、分別來自英國牛津和劍橋的學者演講分享。Prof. Michael Kidd原籍澳洲,曾任世界家庭醫學會主席,現任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基層醫療科學系教授,其演講題目為「基層醫療的未來:符合全世界人民的醫療需要」。至於Prof. Martin Roland為劍橋大學健康服務研究榮休教授,演講題目則為「香港基層醫療改革:國際觀點」。
Kidd教授笑說自己近年來多了一個「預言家」身份,經常要預言基層醫療體系的未來發展。當中要關注的項目,包括:能否做到「健康平等」,以確保醫療的可及和成果嗎?「壽數延長」就等於「健康老年」嗎?有更好的「健康促進」和「預防醫療」策略嗎?能改善治理「慢性病患」和「精神健康」的問題嗎?能夠減輕「急症服務」和「住院服務」的負擔嗎?有更強的「財政投資」來強化基層醫療嗎?能增強聚焦醫院以外的「社區健康」服務嗎?能安全和合宜地使用新穎的「醫療科技」嗎?有「醫療團隊」形式提供的服務,和愉快工作的「醫護人員」嗎?能夠整合「基層醫療」和「公共衞生」的功能嗎?能夠更好應對下一次的「衞生危機」嗎?
Kidd教授再次重申良好強健基層醫療的角色,實質上預防疾病和促進健康,就是基層醫療的核心責任,而服務團隊每一次與病人接觸,都是預防疾病和促進健康的良機。教授強調建立強健的基層醫療系統,必須依靠政府醫療政策的全力支持,而這也是各國政府的正確取向及責任所在。
預防之重
他舉例指英國新上任的衞生大臣Wes Streeting,便指出必須有三大轉變,來將國民保健署的服務歸回正軌:從「治療」轉變成「預防」;從「醫院」轉變到「基層和社區醫療」;從「類比」(Analogue)轉變成「數位」(Digital),即聚焦於創新科技。丹麥政府支持社區基層醫療的目標和魄力更清楚:1999年,丹麥有98間醫院,到了2019年只剩下32間,期間國民健康質素則完全沒受損。這歸功於當時丹麥政治早已察覺到醫療改革的必要性,便實施政策大力地推廣社區基層醫療,並盡量縮減醫院服務。丹麥現在主力依靠全科家庭醫生做好「把關者」角色,努力做好社區醫療,協調醫院專科服務。
Roland教授的演講,則先重溫2018年在「全球基層醫療會議」發表的《阿斯塔納宣言》:「加強基層醫療服務是增強人民身心健康和社會福祉的最包容、最有力和最有效方法」、「重申各級政府在促進和保護人人享有可達到最高健康標準的權利方面之主要作用和責任」。接着再次指出兩個老大問題,對全球各地醫療系統的影響:「人口老化」和「慢性疾病的激增」。若果只依靠私營市場、並主要以「用者自付」方式來應對,則很可能會出現反效果,如變成因為有金錢誘因而提供過於所需的醫療,但同時反過來卻不會注重預防醫療。
走對了路
教授簡單介紹了巴西、英國、印度、新加坡各地基層醫療系統的特點和面對的困難。我們香港現在全力推行的「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包括實現「一人一家庭醫生」,就是走對了路:持續性的醫護可以令病人和醫生雙方都更滿意,得到更好成果和減低成本。
當然也預計到會有未知的問題,例如我們的改革能夠到達全民,達成醫療公平嗎?一人一家庭醫生真的能做到持續性的醫護嗎?系統裏各持份者,能有效率地相互轉介嗎?什麼辦法才能真正有效去改善服務質素呢?私營家庭醫生和公營專科門診如何改善溝通?作為學者,Roland教授強調大學對醫護人員培訓、基層醫療研究和教學診所示範,都可以解答到這些疑難。
會議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張投影片,是Kidd教授引述前任和候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017年2月參議院欠一票未能否決「奧巴馬醫改」時所說的一句:「沒有人知道醫療可以是如此複雜的。」是的,他那次說對了。我們的基層醫療改革也是如此,但最重要是在對的道路上,一步步前進。
撰文:顏寶倫醫生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信健康] 關注基層醫療改革,醫生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