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停藥可以嗎?

麥棨諾醫生 | 2024-12-02

病患者自行停藥情況,於眾多專科之中,精神科出現比率可能位列榜首。

精神分裂、躁狂抑鬱症等重性精神病患者,自我病悉感較弱,服藥依從性很低,往往需要依賴照顧者或家屬跟進服藥情況,家人稍有疏忽,患者很容易忘記服藥或不依時服藥。此類患者由於腦部結構與平常人不同,未能很有意識地控制自身行為,所以才出現停藥情況。

輕性精神病患者,普遍稱為情緒病患者,包括抑鬱症、焦慮症及強迫症等,自行停藥情況比重性病患者更為普遍。當抑鬱症患者被低落情緒環繞失去動力,諸事提不起勁下,服用抗抑鬱藥,其情緒短時間內得到明顯改善,隨即回復動力,患者因而對藥物抱有很大信心,初期便會堅持依時服藥。

可是人總是善忘的,當患者服用藥物一段時間,症狀大幅度改善後,生活漸漸重回正軌之時,就會忘卻病發時的難受病況,開始覺得恢復到未發病前狀態,甚至催眠自己已病癒,即使不服藥亦能如常生活。患者更會向身邊人「求證」,左問右問,收集對自己「有利」看法,如:「你好正常呢!你唔講,我真係唔知你有情緒病。」「藥多吃無益,可以停就唔好再食。」強化了「我已痊癒」的想法後,就會拒絕覆診,自行停藥。

無論重性或輕性精神科病人,對服藥依從性均比其他專科,如內科的糖尿病、心臟科的冠心病較差。一項研究指出,有20%到40%重性精神病患者未依從醫囑用藥,多達60%患者在服用藥物3個月後自行停藥。至於輕性患者,英國有研究指出,多達30%患者在病況好轉後自行停藥。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患者應否自行停藥,健康資訊可分享!【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