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情緒病治療要點
治療情緒病,我們一般會使用抗抑鬱藥,原因是抑鬱症或焦慮症患者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失去平衡,當中較常見的傳導物質,包括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等,而抗抑鬱藥原理就是調整腦內這些傳導物質,以達至穩定情緒效果。較常見藥物有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血清素及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去甲腎上腺素及血清素調節劑等。當一名患上情緒病的上班族前來求醫,最常聽見的問題就是他們擔心藥物會否影響工作。因此我們選擇用藥物治療時,會先跟患者商量不同藥物可能會出現的副作用,然後讓他們也有份選擇藥物,達至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例如他比較擔心服藥後產生倦意,我們可選擇較少機會令患者感到疲倦的藥物,以減少對工作的影響。
因為很多時上班族患者求醫時,已被病情困擾了一段時間,對工作以至生活造成一定程度影響,所以一般對治療的耐性比較缺乏。可是,剛才提到藥物的原理是調整腦部的傳導物質,發揮功效需要一點時間,可能需4至6星期才看到效果,所以我們會為患者提供一些心理教育,盡可能讓他們明白藥物原理和持續服藥重要性。事實上,有研究指出,治療情緒病其中一個困難就是病人的藥物依從性(Drug Compliance)。
另方面,醫生在診症時都會着重多了解病人現時生活和工作環境,從而判斷患者的精神狀況,究竟是否適合繼續現在的工作。如我們發現工作環境和壓力是引發情緒病的主要因素,例如過長工時,不合理工作量,或面對工作環境一些人際關係的困難,而這情況似乎會繼續影響患者情緒,影響康復進度,我們便會與患者商討會不會考慮先稍作休息,待情緒穩定後再投入工作中。如果讀者發現自身需要情緒上的幫助,請盡早找專業人士尋求協作。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應對上班族情緒病,精神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