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自己的樹窿

63歲女士,和丈夫同住,到來跟進焦慮抑鬱問題。她每次覆診後都很努力去改變,情緒亦逐漸改善。
女士:「我報告一下先,最近聽你講,學習多啲表達自己,原來講咗出嚟,內心真係舒暢好多。」
我:「你點樣表達自己?」
女士:「我同一個識咗20幾年嘅朋友,講返一啲最近對佢嘅不滿。雖然最後有少少不歡而散,有啲可惜,但係講咗出嚟真係舒服咗好多,好似心頭大石放低咗一樣。」
我:「有什麼原因,令你以前唔去表達?」
女士:「嗯……我以前一直都係聆聽者,好多朋友搵我傾訴。可能我願意聽啦,亦慣咗聽同埋畀意見,好少講返自己嘅嘢,整整吓就覺得好辛苦。上次你話內心積累太多,就冇空間承載其他嘢,所以入面啲嘢要出咗嚟先,我覺得好有道理,從來冇人教我咁做,試吓講多啲自己感受。以前習慣做一個樹窿,而家自己都要搵一個樹窿。」她父母在其懂事前已離異,其人生路真的不容易。
我:「你呢句好有意思。要先處理好自己,然後先有能力幫助其他人。」
女士:「係,上次我先生陪我過嚟,佢忍唔住喺你面前,話我幾十年一直操縱佢嘅生命,我聽完『叮』一聲,原來喺佢心目中我係咁樣,真係點都諗唔到。我以為一切都係為咗佢好,點知原來對佢係一個壓力……之後大家坦白啲講,又互相改變吓,感覺都好咗,好多謝你。」

要處理好情緒,很多時候要一併處理家庭關係。太在乎自己或太在意其他人,都有問題。要拿捏好自己的內心以及在家庭裏的角色,兼顧表達與體察他人感受,真是一大學問,是一生的學問。
作者為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信健康] 釋放好自身情緒,健康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