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隱性高血糖可大可小
李家輝醫生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經常感到疲倦及口渴,體重驟然下降,視力模糊,不少人都... -
防三高隱形炸彈 由ABC開始
胡依諾醫生仍在擔心股市大起大跌何時熔斷股災?何不留意近在身邊的一個計時炸彈,已經潛... -
-
-
「三高」疑問
鄧慶鏞醫生問: 很多長者膝關節退化,不能跑步,可以做瑜伽、太極來代替嗎? 答: 做... -
打針其實唔麻煩
何家銘醫生「阿仔!不如我打針吧!」筆者的爸爸說。 爸爸是糖尿病患者,他於30多歲便... -
-
-
破解「三高」用藥迷思
林偉傑醫生「三高」即高膽固醇、高血壓和高血糖,患者多需長期服藥以控制病情,然而病人... -
糖尿腎病及早治理 避免不可逆轉
黃煜醫生不少人都知道糖尿病會增加中風風險,引致糖尿腳及糖尿眼等,卻忽略了糖尿病對... -
-
-
身心適應術後飲食模式
陳敬安醫生、林思為在減重手術當中,營養師的角色舉足輕重,不論是術前或是術後,都需要為患者制... -
糖尿人士的「新法寶」
譚仲豪醫生「醫生,我總覺得患上糖尿病真的不好受,很麻煩。」建邦(化名)是我的病人,... -
糖尿病可致糖尿足
謝卓華醫生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目的是喚起大眾對糖尿病的關注, 根... -
正視兒童糖尿病
張璧濤醫生「糖尿病」是今日常見的都市病,對大眾來說絕不陌生,但對於以兒童和青少年為... -
中風之謎
周柏珍 盧海珊 陶愷俞美國心臟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世界範圍內,每6個人便有一人會在其生命的某個... -
高強度間歇訓練
譚仲豪醫生本欄過去的一篇文章〈擇日不如撞日〉(刊於2016年1月21日)中,我曾與... -
「三高」之間的危險關係
脫安生醫生高血壓、高膽固醇及糖尿病被稱為「三高」,是都市人常見的慢性疾病;三類疾病... -
自強自助 中風復康小錦囊
薛詠紅黃先生是一名中風患者,2014年(當時56歲)因左腦血管栓塞引致中風,右... -
步行減中風心臟病風險
黃品立醫生有研究指出,每日運動30分鐘或隔天進行45分鐘帶氧運動,期間有流汗及氣喘... -
微蛋白尿是危險分子
張國威醫生腎衰竭是糖尿病常見的嚴重併發症,有研究顯示,約半數因腎衰竭而需要洗腎的病... -
及早控制糖尿防併發症
黃麗詩醫生糖尿病是本港常見的慢性病,如果患者未能將血糖控制至理想水平,便有機會出現... -
及早注射胰島素減併發症
黃毅鵬醫生糖尿病是全港十大疾病之一,隨着人口老化,患者人數不單有增無減,加上港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