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病毒喜冷怕熱?

關德祺中醫師 | 2020-05-29
自古以來中醫認定氣溫與瘟疫流行有關。對於天冷流行的瘟疫,總以保養身體陽氣為防疫法寶,只是這個法寶還未為人所熟悉。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驚惶,忙於隔離病毒:戴罩、洗手、停工、停課、封關……隔離措施固然重要又必須,但隔離措施之外,人們仍未為意防疫的另一重點──氣溫。

病毒的毒力包括了病毒本身的存活能力、繁殖能力以及傳染給人類的能力,溫度一定與其中某個或多個環節有關。也就是說,有的病毒喜熱怕冷,有的病毒喜冷怕熱。可惜,有關溫度對冠狀病毒每個環節的影響,尚未見調查報告。進一步考慮的因素是人體對病毒的抵抗力,與人體所處的氣溫有着必然的關係,可惜亦尚未見傳染病專家從氣溫角度調查瘟疫流行。

氣溫免疫

其實也不必等現代研究報告確認,自古以來中醫認定氣溫與瘟疫流行有關。對於天冷流行的瘟疫,總以保養身體陽氣為防疫法寶,只是這個法寶還未為人所熟悉。將來即使開發了疫苗、抗病毒藥物,冬天保陽氣防疫仍然必不可缺。

回顧過去數月瘟疫大流行各地,隔離因素之外,都有着氣溫因素。武漢每日平均氣溫,2019年11月(高位20℃至15℃,低位10℃至5℃),2019年12月(高位14℃至10℃,低位4℃至1℃),2020年1月(高位10℃至8℃,低位1℃至-2℃)。給人一個初步的印象,新冠病毒傳人最活躍的氣溫條件是0℃至15℃。隨後新聞報道傳來的消息也加強了這種印象,就是疫情在寒冷的北方省份較為緊急,而溫暖的南方省份較輕。

再看寒冷的北半球地區,意法英美俄的感染人數及死亡人數,均顯著地比溫暖的南半球與熱帶地區為高。就澳洲而言,因新冠病毒死亡病例全國總計103人,其中氣溫相對較低的塔斯曼尼亞佔13人(在澳洲境內緊跟新州、維州,排列第三),而氣溫相對較高的北領地則無人死亡。

香港位處亞熱帶,今年冬天氣溫遠高於往年,平均每日均介乎17℃至22℃。冬天裏的溫暖天氣成為了一道天然屏障,奇妙地把香港與新冠病毒隔離開來。在瘟疫流行風聲最緊的時期,本港出入境門戶大開、缺乏口罩,而感染個案至今累計只有1067人,而死亡人數只有零星4個。如今每日平均氣溫上升到28℃以上,大家可以鬆一口氣了。天佑香港,成就一大奇蹟──氣溫免疫,人類千萬不要與天爭功。

並非偶然

再說,當年SARS疫情由中國大陸冬天開始,轉春期間發展到嚴重,全球關注。疫情直到天熱始緩解以至消失,抗疫功勞主要不在人類。

SARS死亡人數在地廣人稀的加拿大竟然高達38(中國與香港以外最多),且都集中在天寒地凍的多倫多,相對溫暖的溫哥華卻無一例死亡。同期澳洲正值夏天,只有5宗感染報告,無一例死亡。這不是偶然的,也不能責備多倫多的醫護,原因是當地寒冷助長了SARS病毒的毒力,同時削弱了人體陽氣的防衞能力。

作者為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應用科學系高級講師

 

[信健康] 病毒怕熱不怕冷, 抗疫貼士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