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對晶體能改善視力

黃澤銘醫生 | 2020-07-03
多焦距人工晶體分為兩焦距(遠近)、三焦距(遠中近)和全視線。

白內障是香港四大致盲的眼疾,是因眼睛內晶狀體混濁所致,它會令患者視覺逐漸模糊、怕光等。白內障手術不需等「熟」了才做,在評估對病人日常生活的影響、平衡手術後好處與手術可能面對的風險後便可以做。

白內障手術看似是很普遍的手術,但醫生要因應病人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環境,找出最合適的人工晶體,例如要先了解病人的生活習慣,如是否駕車、看電腦、看電視、看電話、看書等。傳統的單焦距人工晶體,譬如一些非球體高清鏡,看遠時可以比普通人看得更清楚,但缺點是因為只有一個焦點,看近時就有需要戴所謂的「老花眼鏡」。有些醫生會採用單視覺矯視法(Monovision),為病人找出主眼和副眼,調校人工晶體的度數至主眼用來看遠、副眼看近,讓大腦調節適應,達到看近和遠都是清晰的狀態。這個方法兩隻眼的度數不能相差超過150度,否則病人可能會感到不習慣,缺點是會減少影像的立體感。

多焦距人工晶體分為兩焦距(遠近)、三焦距(遠中近)和全視線。前兩者的好處是方便患者毋須佩戴眼鏡也可以看到遠和近的景象,缺點是可能會看到眩光,或在望燈時感到有光暈,而且也會出現兩個焦點之間的距離看得不清楚的情況。至於全視線晶體是採用全視線(EDOF)的原理將焦點分散,令患者視覺的景深拉長,可在不同距離下都能看到東西。但這種晶體也需要配合病人散光的情況,在計算晶體時要抵消角膜散光的度數,令病人看景象時不致有變形或模糊的情況。

如醫生能為病人選取合適的晶體,病人視力可以比從前更好。早前本人就有一位退休護士病人兩眼接受了全視線雙焦和全視線三焦的晶體,結果在不需要眼鏡的輔助下,視力可達到1.2(即比普通人1.0的視力還要好),看近時,可以在25厘米的距離下辨認J1(即視力表中正常人可看到的最小印刷字),而她本人也察覺不到雙眼並用有任何分別,影像的立體感也得以保留。

作者為眼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保護眼晴非難事,眼科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