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步地談出改變動機來

劉知行醫生 | 2020-10-08
協助病人改變習慣,用簡要建議或動機式訪談法模式皆可,沒有好壞之別,視乎當時的情況而選擇應用。

一位中年男士到診所來看傷風感冒,診症時醫生得知他有30多年吸煙習慣。在醫生眼中,吸煙這行為遠比傷風感冒更影響健康,所以在治病時也渴望病人戒煙。然而在病人眼中,他只是來看病,並未預期會討論到吸煙這議題!

如何有技巧地引導病人,讓他樂意打開相關的話匣子,並積極思考與討論,這將是提升改變動力的重要元素。以下有兩則對話例子,大家齊來作個比較,看看哪段對話更能談出改變動機來,從而推動病人戒煙。

對話例子一

醫生: 「我見你有吸煙的習慣,其實吸煙會影響你健康,你了解嗎?」

病人: 「我知道。不過戒煙好難,我會盡量吸少些。」

醫生: 「本診所有戒煙輔導服務,其中還有藥物可以幫你戒得輕鬆些,我可以給你轉介。」

病人:「好的,讓我想想後再作決定。」

兩種對話形式

對話例子二

醫生: 「我見你有吸煙的習慣,作為醫生,會認為戒煙對你健康方面很有幫助。能否用少許時間,讓我多了解你在這方面的想法?」

病人:「好的。」

醫生: 「吸煙這麼多年,有人勸過你戒煙嗎?你個人想法如何?」

病人: 「當然有啦,其實吸煙真的沒好處,又花費金錢又無益,但戒煙好困難啊!」

醫生: 「你曾經嘗試過戒煙,但不太順利。」

病人: 「是的,不止一次了,但最後都忍耐不住,最久的一次只維持了一星期。」

醫生: 「原來戒煙好幾次了。何來這麼大的決心,讓你屢敗屢戰呢?」

病人: 「這幾年經常生病,太太都整天在罵!有好幾次一手把煙全丟進垃圾桶去,但等不到幾天又心思思起來。」

醫生: 「煙既昂貴,對健康又不好,家人亦不喜歡,所以你一直渴望想把它戒掉。」

病人: 「是的,不過最終還是失敗了,可能決心還不夠強。」

醫生: 「從另一角度看,所謂失敗,只是一種經驗告訴你什麼方法不可行而已。戒煙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事,其尼古丁本身會令人產生依賴,這不單純是決心多寡之故。倘若有些較為輕鬆的方法戒煙,你願意再一次嘗試嗎?」

病人:「真的有較輕鬆的方法嗎?」

醫生: 「是的,本診所有戒煙輔導服務,當中有些實用的戒煙小貼士,並可提供藥物輔助,成功戒煙的例子也有許多。如你有興趣的話,我可以給你轉介。」

病人: 「好的,讓我想想後再作決定。」

簡要建議vs動機式訪談法

第一段對話,所採用的是指導形式的「簡要建議」(Brief Advice)。醫生主動去詢問或發現吸煙這問題行為,然後給予恰當建議或轉介。好處是簡而快,對於那些本來已有一定戒煙動機的人會較有幫助。其效率雖然不高,但總比起完全沒有建議為佳。縱然醫生的出發點良好,但這方法同時在無意間釋出了某些負面意思,如在暗示病人於戒煙方面沒有認知、沒有動機、沒有努力等。病人亦容易感受到被責備、不被了解、被冒犯等。結果,那些原先有點抗拒改變的,或許會變得更加抗拒。

四個遞進過程

第二段對話,所採用的是引導形式的「動機式訪談法」(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明顯地,對談時間會較長,而且應用上亦需要一點心態調整和技巧鍛煉,但文獻證明這方式比起上述的簡要建議較有成效,尤其對於那些起初較為抗拒改變的人。在實際應用上,可細分為以下4個拾級而上的過程:

一、「導進過程」(Engaging Process):以肢體語言、主動傾聽、肯定語句等,讓病人感受到被尊重和被了解, 從而放下起初的防衞,減少抗拒,並願意積極地參與會談。

二、「聚焦過程」(Focusing Process):在互相信任和尊重的基礎上,便可前進一步,共同尋找要討論的議題。讓病人預先同意討論的議題,可令整個會談事半功倍。試想想,病人若對議題毫無興趣而你卻硬要繼續說下去,最終只會自討沒趣。費了唇舌卻不得要領。

三、「喚出過程」(Evoking Process):盡量喚出病人的改變動機,這些動機本來就一直埋藏在其心裏,現在你只發掘它們出來,並鼓勵病人作出深入思考,使其內心產生強烈的「矛盾交戰」感覺。這股不自在的感覺,可促使一個人從堅決維持現狀漸漸走向接受改變之路。

四、「計劃過程」(Planning Process):當意識到病人逐漸減少抗拒, 或願意多談些改變動機時,此刻正是時候邀請他進入計劃過程。要特別留意的是,先前的導進、聚焦和喚出過程,不能因為到了計劃過程就鬆懈了。嘗試引導病人思考出不同的改變方法,一同作出衡量並制定可實行的行動方案。計劃既然是自己制定的,實行起來當然會較為「貼地」和積極。

視乎實際情況

協助病人改變習慣,以上兩種模式皆可,沒有好壞之別,視乎當時的情況而應用,例如診症時間是否有充足空間、病人的改變動機多少、個人狀態能否專注於聆聽等。但千萬不要誤以為這些方法擁有神奇魔力,可叫人瞬間接受改變。該珍視每次碰面為撒種與施肥的機會,鼓勵和支持他多說出改變動機。假以時日,其改變動力必如樹苗漸漸成長,日後或真的結出果子來呢!

www.hkcfp.org.hk

撰文 : 劉知行醫生_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信健康] 醫患互通改善病情,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