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乳癌關注月

潘智文醫生 | 2020-10-19
這個月(10月)是「國際乳癌關注月」。近年,本港的乳癌個案數字一直上升,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以前可能大部分的乳癌確診者都是60歲或以上,但近年二十多三十歲的確診個案也有不少。

這個月(10月)是「國際乳癌關注月」。近年,本港的乳癌個案數字一直上升,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以前可能大部分的乳癌確診者都是60歲或以上,但近年二十多三十歲的確診個案也有不少。

Ivy就是一位在35歲時確診乳癌的女士,當時她在自我檢查乳房時摸到有硬塊,立即去找醫生進一步檢查,證實是二B期乳癌,腫瘤有5厘米大,她馬上決定接受治療,和醫生商議後,先以輔助性化療縮細腫瘤,再接受手術,並配合術後電療,2017年完成治療,現已痊癒。

Ivy非常勇敢,亦有賴家人對她的支持。除了丈夫支持,她接受化療期間父母也不辭勞苦,有時管接管送,並為她烹調營養豐富的食物,幫助她渡過最困難的日子。事實上,雖然二B期乳癌仍屬於中期,但我常強調,當女士確診一期的乳癌,恐懼並不會小於確診第四期,所以無論什麼期數,對乳癌病人的情緒支持都是十分重要的,當中家人就是最重要的角色。

另外,Ivy的個案還有一個啟示:自我檢查乳房的重要。她在自我檢查中發現硬塊,但她本身並沒有定期做這檢查,該次只是碰巧,假設她每個月都定期檢查,絕對有機會能早些確診,早些開始治療,提升治癒率。可惜直至今天,不少人對乳癌仍帶有誤解,即使自己發現乳房硬塊,也覺得對家人難以啟齒,或者本身諱疾忌醫,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機會。

希望Ivy的個案可以激勵其他女士積極面對乳癌。一旦確診乳癌,會很害怕,情緒非常波動,這都是正常反應,但絕不需要「收埋」,應和家人及醫生商量,其實現在有很多新藥、新手術可幫助病人,最重要是及早對症下藥。例如現時大部分化療藥的副作用都比過往輕,亦有不少藥物可幫助紓緩化療的副作用,大多數個案在治療時,藥物副作用的影響都只屬中度至輕微,病人多了解就不會太擔心。

作者為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定期自我檢查,提升乳癌治癒率!【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