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腺樣囊性癌

劉展宏醫生 | 2021-05-17
腺樣囊性瘤是一種常見的唾液腺惡性腫瘤(即癌症),它會入侵附近的區域組織,而且它會偷偷爬進附近的神經線,並透過其路徑一直蔓延,入侵到神經線所及之處。

最近在新聞報道中看到一則年輕藝人離世的消息,她患上鼻咽腺樣囊性癌,讓我想起幾個月前在本欄寫的唾液腺腫瘤文章(見2020年11月9日12月7日),故在此分享多一點相關資訊。

腺樣囊性瘤是一種常見的唾液腺惡性腫瘤(即癌症),它會入侵附近的區域組織,而且它會偷偷爬進附近的神經線,並透過其路徑一直蔓延,入侵到神經線所及之處。

從報道引述,那名女藝人由於不能清除病灶,最終導致她的顏面神經被腫瘤入侵而出現面癱,迷走神經受損而聲線沙啞。不過這類病症對電療、化療的反應一般,因此主流應對方法還是做手術切除,並且要切除足夠邊際的正常組織,並在術後施以電療,以防將來復發。

腺樣囊性腫瘤的原發位置通常都是主唾液腺如腮腺、下頷腺或舌下腺,有時也會出現於小唾液腺如上顎,當然其他罕見的地方也可以是原發點,如上述這藝人就發自鼻咽。正如前述,要徹底鏟除這腫瘤必須以手術切除,其他治療只能是輔助性質。所以,如果是生在上顎,大範圍的切除就至少包括下頷骨切除術,倘若腫瘤較大,甚至需要全頷骨切除術加上重整手術。而在上述的例子,由於藝人的腫瘤生在鼻咽,在可行的情況下應該要進行鼻咽切除術。

香港由於位處鼻咽癌高發區域,這種手術通常都施行在復發的非分化性鼻咽癌,但對於腺樣囊性癌,因電療、化療對它缺乏效用,即使是原發情況也應以手術切除,而常見的療法有3種:俗稱「揭面」手術、鼻咽內窺鏡手術、機械臂手術,然後再補上術後電療。

不過,我在前文已提到,即使經過充足的治療,它有一特性是多年後常會在遠端發現擴散,如肺部,必須留意。

作者為耳鼻喉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認識腺樣囊性癌,醫生資訊派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