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需要運動嗎?

洪之韻醫生 | 2022-09-17
戶外活動接觸陽光可以產生多巴胺,從而調節眼球生長速度,減低形成近視的風險。不幸地,很多小學生在小學一二年班時已開始有近視。

我的中學時代,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
當時,課堂學習是最重要的。課堂以外的東西,例如藝術、體育、音樂等等這些非學術科目,都不太注重。當年,由於音樂老師需要移民,由中四開始就已經沒有音樂課。每星期體育課也只有一至兩節,最多只有兩小時。今天,香港大部分學生每周的體育課時間,也維持於兩至三小時內。
記得兩三年前,在港鐵站有一個廣告,是關於一位小學生在立法會的提問,說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每天1小時戶外活動,對小孩子身體健康最為理想,為什麼香港學生不是每天都有體育課?一語中的,實在令大人汗顏。
每天1小時戶外活動,其實是這兩年疫情內最奢侈的東西。
由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副教授任卓昇醫生率領的團隊,發現香港學生的眼疾急速上升,患近視的比例非常嚴重。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小孩子接觸戶外陽光的時間太少,建議最少每日1小時。
戶外活動接觸陽光可以產生多巴胺,從而調節眼球生長速度,減低形成近視的風險。不幸地,很多小學生在小學一二年班時已開始有近視,以每年增加50度的風險,到中學時期,有可能已經超過400度。近視超過400度以上的中學生已經屬於深度近視,大大增加將來視網膜脫落及其他嚴重眼疾的風險。
反思下一代學習方向
相對於香港,外國的學生戶外活動時間比較多。
除了因為運動對於身體健康有益,運動科老師指出,持之以恒的運動,形成一種習慣,有助品格培養及塑造性格。參與運動練習,能令孩子培養出耐力。過程中,和孩子討論目標及方向,在跌跌撞撞中,經歷失敗,學習如何跌倒再爬起,並在努力之後獲得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悅。透過群體運動,同學之間多了溝通,商討整體策略和方向,這些都是培養團隊和運動員精神的大好機會。
現今科技發達,透過電腦或手機,學生可以隨時上網查閱資料。課堂時間的分布,可否減少記憶的需要,增加身心方面的發展,例如午飯前有15分鐘做伸展運動,或下課時有體育、美術、音樂類型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參與後才回家。培養提問能力、解難能力、思考力、溝通力、人際關係、團隊及運動員精神,是否才是未來學生需要注重的方向呢?
作者為兒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關注未來學生需要,醫生訊息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