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相連

顧小培 | 2022-10-11
若要土壤保持肥沃以供耕作,灌溉是不可或缺的。

怎麼樣的土壤才可算得上是「肥沃」?肥沃與否,是相對耕種而言,視乎它支持農作物生長的能力。除了不應藏有妨礙植物生長的有害物質外,主要是在於其內在狀況和質素:有沒有足夠的潤濕度?能不能夠提供植物必須的營養?
具體上,肥沃土壤的狀況和質素包括下述各點。具足夠的深度,可以充分促進根部生長。在起碼最上面(表面)容納根部的那一層中,有良好結構,透水透氣,同時具保留水份和空氣的能力。能發揮高效的內部排水功能。處於適當的酸鹼性水平。整體上藏有足夠的化學養份、礦物質,以及「土壤有機質」(Soil organic matter)。內中生態環境良好,有一系列支援植物生長的微生物。
顧名思義,「土壤有機質」是泥土中那些屬「有機物體」的成份,由(處於不同解體階段的)動植物碎屑和微生物組成。這些物體之間複雜的交往,有利於保持土壤中良好的物理和化學品質,亦有助提供地球上整體的所謂「生態系統服務」(Ecosystem service)。
土壤有機質之間的互動,提供一些化學物質「陽離子交換」的平台,主要者例如氮、磷、鉀和硫;也帶來土壤內這些物體的適量儲備,過程中帶來微量土壤養份的緩慢釋放,進而提高其肥沃度。
不過,無論如何,令土壤肥沃最基本的因素是水。我們將地球上缺乏水的地方稱之為「荒漠」(Desert)。這個字一般譯作「沙漠」。其實沙漠只屬「荒漠」的一種。後者指所有降水量非常低,或水的蒸發量大於降水量,於是令生物存在和活動稀少的地區。順便一提。大氣中水蒸氣本來能產生的作用之一是,白天阻擋太陽直接輻射到地面,防止地的表面過熱;夜間則形成一個保溫層,從而保持地面氣溫穩定。荒漠中由於缺乏降水,在乾燥的空氣中,難以(甚至無法)有雲層的形成。因此在白天,大部分太陽輻射熱能可以直接到達,而日落之後,熱量很快被傳送到外空,造成巨大溫差。這也間接減低了地上生物的生長機能。
所以,若要土壤保持肥沃以供耕作,灌溉是不可或缺的。當然,天然雨水在這方面提供了不少幫助。但雨水往往酸性,可以令土壤中積累不需要的無機鹽,並消耗其中肥沃的成份。再者,雨水的流動以至導致的排水,會帶來土壤表面的侵蝕,與此同時,其中的細泥與大量雨水接觸,可以形成膠體,令表層土壤流失。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