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景 賭海翻波

陳仲謀醫生 | 2022-11-15

警方在本月初派員到酒吧區域派發宣傳反「非法賭波」單張,馬會亦恒常在各大廣播平台宣揚「節制賭博」訊息。
這些尋常做法,能否遏止來勢洶洶的賭風?執法和教育部門,應該未雨綢繆,制定各種措施去防止賭風蔓延,貽害莘莘學子。
香港沒有關於賭博的可靠研究,但據澳洲一項大型學術報告,在賭海沉淪的人主要是基於三大原因:
一是經濟不景,低下層人士為勢所迫,誤以為有必贏錢之法,或希望有運氣以「刀仔鋸大樹」,去迅速還債和改善生活條件。
二是失業率上升。俗話:「生意淡薄,不如賭博。」有些人把賭博當成一種職業。
三是有人空餘時間太多,無所事事,不務正業;缺少其他正當娛樂,錯把賭博養成習慣,便容易和這種惡習難分難解。另外,他們以賭博試圖消除憂慮和擺脫煩惱,甚至藉此紓緩壓力及逃避問題。
禁煙「除笨有精」
當然,賭博的影響,因人而異,但如果不能節制,便歸類為賭博成癮,被謔稱為「病態賭徒」。沉迷賭博壞處真是數之不盡:首先出現財政困難,向親友借錢不遂,大多會破壞家庭和朋輩之間的關係;接續是無心工作或向學,精神和情緒都會逐漸走下坡;最後可能喪失自尊心、信心和工作能力,在賭博漩渦中愈鑽愈深,無法自拔。因此,社會各界都有責任和義務防止賭博成災,及對受害人與其家庭伸出援手,像戒毒和禁煙一樣,進行全面防治工作。

沉迷賭博壞處數之不盡,包括出現財政困難、破壞家庭和朋輩之間的關係等。

首先政府要和社會取得對待賭博的共識,例如:是否如禁煙一樣逐步取締賭博?尤其非法賭博。有關當局計劃進一步將吸煙人口從9.5%,減少至7.8%,並希望禁止2009年及以後出生的港人吸煙。大概是因煙民數量減少,私煙逃稅的勾當禁之不絕,而因吸煙引起之公共醫療開支大增,禁煙於庫房收支是「除笨有精」。撇開財政糾纏,禁煙和禁賭實在是大同小異,取捨與否就視乎整個社會意願,正如沒有可能在澳門和美國拉斯維加斯提議禁賭。禁煙可以減少危疾病患,禁賭或可防止有賭徒因欠債走投無路而自尋短見。
政府宣傳「過分賭博」的口號是「沉迷賭博等於倒錢落海」,相較於禁煙的「有害健康」和在煙盒上印上警告圖像,其實際功效是「五十步笑百步」。大抵現在民意是想維持現狀,容許馬會「合法賭博」,而適時打擊「非法賭博」之泛濫。這是「水至清則無魚」的思想,而我們亦需要防患未然,以免魚兒太多而氧氣不足,變成池塘盡是死魚。
到底賭博行為有無遺傳?很難判斷!但自小在家庭耳濡目染,肯定會有重大影響。所以,為人父母者應該以身作則,避免在兒童面前賭博,防止他們日後染上惡習。另一方面,學校的公民教育科必須涵蓋賭博之遺害,及防止和戒除「賭癮」的方法。
亡國原因之一
香港經濟雖然遭受疫症打擊,不過失業率仍然受控,可是前景並不樂觀。一旦失業人數飆升,熾熱的賭風一定會波及很多家庭,造成人倫悲劇。
以筆者臨床經驗所得,絕少賭徒會自行求醫,求醫的全都在家人「押送」下接受治療。所謂「十賭九輸」,賭徒輸光了錢,多數認為「有賭未為輸」,肯定自己始終會反敗為勝,於是便向無牌財務公司(俗稱大耳窿)借貸,就泥足深陷,可能導致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有些年邁父母,為了拯救在賭海浮沉將近滅頂的子女,不惜動用「棺材本」為他們還債;但仍然有不少不肖子孫,迷途不返,怙惡不悛。要對付這些冥頑不靈、六親不認的賭徒要從兩方面入手:
一是心理輔導,增加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家人從旁協助,切勿讓他們有空餘時間和金錢,重蹈覆轍。有時,醫生亦要處方針對性藥物,消減他們因戒賭所引起的身心反應(一如戒煙和戒毒)。
二是警方嚴打非法賭博,特別是跨國「賭波」網上平台。
或許有人認為「小賭怡情」,亦可作為交朋結友的工具;但如果賭風蔓延到社會各個階層,情況就好像「亡國」一樣。明史專家吳晗在其〈晚明仕宦階級的生活〉一文,引述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顧炎武《日知錄》的資料,推論賭風瀰漫、士氣不振是明朝亡國原因之一。
重新擦亮「東方之珠」的光芒,必須改善市民質素和生活習慣,盡量減少本地賭博空間。
撰文: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慎防過分賭博,支援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