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於醫院的頑強真菌:可怕耳念珠菌

徐詩駿醫生 | 2023-03-31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上周在《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中發表報告指出,一種具抗藥性及有致命風險的頑強真菌「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在疫情期間以「驚人速度」傳播,現時全美半數州份均有耳念珠菌病例,更在全球40多個國家蔓延,為全世界公共衞生再一次敲響警鐘。

香港亦不例外,自約4年前在瑪嘉烈醫院出現首宗耳念珠菌個案後,不時會錄得零星案例,免疫力較弱人士若真菌入血,可能會有致命後果,如何應對這種容易出現抗藥性的真菌一直是醫學界重大課題,為何耳念珠菌如此頑強?

耳念珠菌是念珠菌(Candida)的一種,屬真菌類別。它於2009年在日本一位病人的耳道中首次發現,因而得名,不過其實耳念珠菌不單單存在於耳道中,同時可寄生於人體其他器官,例如皮膚表面。現時大部分病人已甚少在耳道中找到這種頑強真菌。

耳念珠菌一般不會對健康人士構成影響,但對於免疫力較弱人士,例如癌症病人、慢性病患者、服用抑壓免疫系統藥物的病人,感染風險較高。當人體接觸到耳念珠菌時,若真菌只存在於完好的皮膚表面上,很少會受到感染,亦不會出現任何症狀;然而如果病人皮膚有傷口,或須接駁中央靜脈導管、尿喉等入侵性醫療導管,真菌便有機會從這些缺口進入體內,引起入侵性感染。受感染病人可能會出現發燒、頭暈、血壓驟降等症狀,免疫系統較差的病人嚴重時更可出現敗血症,死亡率最高達60%。

耳念珠菌是念珠菌的一種,屬真菌類別,具抗藥性及有致命風險。(Shutterstock圖片

多重抗藥性 治療頗棘手

治療耳念珠菌棘手之處,在於其多重抗藥性,常用的單一抗真菌藥物往往成效未如理想,因此現時醫學界通常會同時處方多種抗真菌藥物來治療患者。根據海外經驗,目前常用3種抗真菌藥治療耳念珠菌,包括氟康唑、兩性黴素B及棘白菌素類,惟前兩者分別有約90%及30%抗藥性,大大影響治療成效;後者抗藥性則少於5%,而且副作用相對較少。醫生會按病人個別情況制定及調整合適藥物治療方案。對於出現入侵性感染的病人,須服用兩星期抗真菌藥物;如真菌入侵骨骼,更有機會需接受至少6個星期或以上的療程。

除了抗藥性問題,醫生更要與時間競賽,如果感染耳念珠菌的病人在感染初期只服用抗生素,而非針對性的抗真菌藥物,難以達到理想治療效果。要精準診斷病人的致病源是耳念珠菌,則須要抽血或採集其他樣本進行真菌培殖,惟待化驗報告出爐後再用藥,有機會已錯過治療黃金時間。

生命力頑強 難完全殺滅

耳念珠菌可怕之處在於其頑強生命力。它能在醫院環境、設施及常用醫療儀器上生存及作為傳播途徑,除了剛才提及的入侵性醫療用具,病床的床欄、桌子、扶手,常用的血壓計、探熱器、放置醫療儀器的手推車,以至不同個人醫護裝備如手套、護目鏡等,無一不是耳念珠菌潛在溫床。這種真菌可在乾燥環境中依附於物件上生存兩周以上,使用一般消毒劑亦難以將這些頑菌「連根拔起」。健康人士即使有耳念珠菌依附,亦甚少受到影響及出現症狀,因此部分人可能無意中將耳念珠菌傳播至其他醫院。

針對耳念珠菌這些頑強特性,世界各地醫院都採取了一系列嚴謹的感染控制措施,遏止耳念珠菌在醫院內大規模爆發。一旦發現有耳念珠菌感染個案,醫院通常會立即展開追蹤及篩查,包括所有曾與受感染患者接觸過的人,盡可能揪出帶菌群組。為防止耳念珠菌傳播至其他醫院,不論是康復者還是已知健康的帶菌人士,接收患者的醫院一般都會為這些入院人士進行篩查,以辨認他們是否仍然帶有耳念珠菌,如有發現,會安排獨立房間,所有進入獨立房間的醫護人員都必須穿上全套保護裝備,完成醫療程序後,所有接觸過物件都要徹底消毒。

市民要預防耳念珠菌,應保持個人衞生、頻洗手、勤消毒。

至於個人可如何預防耳念珠菌?公眾應保持個人衞生、頻洗手、勤消毒;至於在環境中的耳念珠菌,例如衣物及個人隨身物件,可使用1:49稀釋漂白水消毒,有助殺滅耳念珠菌,惟要完全清除或有困難。此外,須要經常出入醫院或有慢性病等人士更應份外注意,日常要控制好已知的慢性疾病,維持健康生活及飲食習慣,鞏固免疫力,以提高對耳念珠菌等病原體的抵抗力。

撰文 : 徐詩駿醫生_養和醫院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提防耳念珠菌來襲,醫生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