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犧牲的作用

吳崇欣 | 2023-04-11

你有沒有想過,「自我犧牲精神」其實也可能是一種逃避機制嗎?
自我犧牲,就是經常以其他人的需求為優先,把焦點放在他人身上。我們把重點放於被照顧的對象上面,努力為對方服務,有時會忘記了自己;我們可能非常投入去為對方設想,日思夜想地煩惱:要怎樣再幫助他多一些,再安排得更好一點。這也是很多父母愛子女的模式。
也許你想,這不是很正常甚至很偉大嗎?為什麼這也可能是一種逃避機制呢?
這種焦點轉移,由自身去到他人身上,本身就有逃避功能。有些人,他們心底裏覺得自己不值得被關注(包括自己的關注),自我價值感很低,也會用此方式來應對;或是內心有很痛苦的情緒無法處理,一直以來都把痛苦關在一個「潘朵拉盒子」之中,必須要透過把焦點長期地轉移,才能渡過一些艱難時刻。慢慢地,這種焦點轉移,也會成為習慣。
這種犧牲所換取的,往往不只是快樂,還有安全。
B是個媽媽,來自英國,見我時不但心情鬱悶,還很想從此在世界上消失。她3個孩子都長大離家了,頓覺得失去生活重心;然後發現,這些年來養大了3個孩子,自己和先生卻愈走愈遠。

有患持續性哀傷的女士,雖然沒自殺傾向,不過覺得生活毫無意義。

B雖然沒自殺傾向,不過很明顯地覺得生活了無意義。她仍然去健身室、做瑜伽,但心底其實有一個小小的聲音說︰「為什麼還要做人呢?其實死掉也不錯。」
B自小習慣照顧家人。自從10歲時媽媽突然車禍過身後,家裏就沒有人提起過她。因為爸爸太痛苦了,家裏誰也不想讓他再受折磨。B的世界從此缺了一大塊。她和大他兩歲的哥哥相依為命。B記得,她從此就跟哥哥到處去,然而在學校裏卻整個學期都不說話。
當時B沒朋友,跟哥哥出雙入對;失去了媽媽,爸爸又忙着顧家和工作,她只好靠緊哥哥。
哥哥青少年期又怎會喜歡總是帶着妹妹去玩?她於是會不停幫哥哥做這做那,去換取能日夜跟着哥哥的機會。
B不知道,那叫做「安全感」。
持續性哀傷
B也不斷照顧爸爸的心情。她知道爸爸心裏很苦,從小B就獨立地照顧自己,家裏幾乎每晚都是由最小的她來燒飯。她從不會跟人談及內心感受,有什麼問題都獨自默默承受和解決。如果不是有了令自己都害怕的念頭︰「我想消失」,她也不會前來面談。
B患的是持續性哀傷。她進來診所第一天,談起媽媽,就把過去40年的眼淚一次過哭了出來,哭了足足一小時。當哀傷被看見、肯定和紓緩後,她開始明白自己為什麼想要「消失」。
「我已經活過了媽媽的年紀,孩子已經不需要我。」她把焦點放在孩子身上,讓人生有了重大意義;她跟3個孩子關係都有點複雜,被孩子形容為overbearing,感到由青春期開始,孩子就想疏遠她。
有一次,我發現B邊說話時,邊用指甲大力地掐入手臂皮膚之中,才知道了B的關注長久以來都在他人身上,對自己身體感覺則非常麻木。她有因過度健身而重複受傷的紀錄;也有驚人的痛楚忍耐力,有時甚至以自殘身體來紓緩心裏不安感覺。
把焦點放在別人身上,對她來說不但比較輕鬆,也比較安全,因為一旦觸及內心的痛或缺失,她會像小孩一樣失控地痛哭。這樣流露情緒,在英國文化中難以被接受。
「如果我們的腦袋沒經驗過,悲傷出現時可以被另一個人安撫,然後難過可暫時平息,心情也會慢慢平復,那麼這種情緒是觸不得、令人心生恐懼,甚至是不安全的。」我說。
接住悲傷
我邀請哭得雙眼紅腫的B感受心裏悲傷︰「如果那份不安全感可以說話,它會說什麼?」
「人生那麼無常,幹嗎那麼努力?無論多麼用心經營,最後都灰飛煙滅。」她幽幽地說。
「難怪你會向不聽話的孩子說出『如果把我手腳都斬斷,能換來你的幸福,我也願意!』這種激烈的說話。接收者感到那份愛的沉重,和背後媽媽的自我價值和苦難啊!」
然後,我邀請她帶來10歲時的照片,好好看着那個悲傷得無以復加卻無路可訴的小女孩,好好對她表達憐惜之情,好好看見這個無助孩子失去了母親後的恐懼與孤單。慢慢地,她開始敍述她的故事︰這個小女生慢慢長大,買裙子、第一次學化妝、來月經、第一次拍拖,她都沒有可諮詢之成人對象;結婚時,媽媽也沒能親眼看見她穿着媽媽的婚妙⋯⋯後來,生小孩了,也沒法得到媽媽的愛護和照顧⋯⋯

有些人小時候失去親人,同時可能喪失了當個天真小孩的權利。

悲傷是一場遠征。我們失去的,不止是一個親人,還可能失去了當個天真小孩的權利,和整個成長過程中的種種失落。那個10歲小女孩帶着不安全感,跌宕地生活了40年。當悲傷被好好地接住,面對人生無常所產生之焦慮和無意義感,才成為了治療中真正的主角。
註:故事中的人物、背景不代表真實個案。
撰文 : 吳崇欣_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信健康] 焦點轉移免心靈受創,心理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有些人小時候失去親人,同時可能喪失了當個天真小孩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