惱人的慢性蕁麻疹(下)

顏寶倫醫生 | 2023-11-30

蕁麻疹,就是我們慣常稱為風癩的皮膚腫塊,發作時痕癢非常,很是惱人。
若果持續出現6個禮拜或以上,就是慢性蕁麻疹;而近八九成的慢性蕁麻疹,臨床上都找不到明顯致病原因,稱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
慢性蕁麻疹的病理屬第一型過敏反應,致敏原結合在皮膚組織裏「肥大細胞」表面的IgE抗體上,將細胞裏的組織胺和白三烯等物質釋放,引發蕁麻疹。治療上,最重要服用抗組織胺類藥物,當中以「不具睡意」的第二代抗組織胺為主力,並可在醫生建議下按療效加大份量,或可達至標準份量的4倍,以求更好控制惱人的痕癢。也可適量地加上有睡意的第一代抗組織胺藥物於臨睡前服用,以治療「痕到睡不了」的問題。
醫生或會處方某種胃藥來幫助治療病者的風癩。這屬「組織胺2(H2)受體阻抗劑」,主要在胃部產生作用,抑制胃酸分泌,屬力度中等、很安全的胃藥,例子有cimetidine和famotidine等。這種胃藥需要跟上述的抗組織胺止痕藥(種類上屬H1受體阻抗劑)一起服用,藥理上能減緩身體對止痕藥物的新陳代謝,或有效加強止痕效果。這類藥物幫助止痕的效力仍未很清晰確定,但勝在安全便宜,在對付難治的風癩亦可以試用,並觀察其療效。
更難控制的風癩,能再加上「抗白三烯」(antileukotriene)類藥物,來抑制白三烯這另一類直接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嚴重風癩發作,雖然不會致命,卻會讓病人很困擾,醫生也許會跟病人討論服用一個短期而劑量充足的類固醇藥丸,來迅速控制病情。藥理上類固醇乃全面地抑壓免疫反應的藥物,非常有效地消炎和抗過敏;適當地處方短期的口服類固醇(如5至7日),可用於嚴重發炎和過敏症的突發情況,以緩解病情,避免入院和更嚴重的併發症。當中的利與弊,醫生必定會在處方時和病人解釋及討論清楚。
新類型藥物為最後絕招
治療更加嚴重和頑固的慢性蕁麻疹,新類型藥物「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當中的一種可用作最後絕招。Omalizumab是專門對抗IgE抗體的單株抗體。IgE抗體為引發第一型過敏反應的關鍵物質,以專門針對它的單株抗體去跟它結合,並中止其引發下一步反應,能非常有效控制頑固的風癩。這藥物同樣對嚴重的哮喘、鼻敏感(病理上同屬第一型過敏反應)都很有效。藥物需要以皮下注射,約每4周注射一次;價格昂貴是最大顧慮。
根據定義,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即找不出明確的直接致敏物質或原因。然而,病發期間最好避免一些可能觸發風癩的因素。過熱過濕的環境應盡量避開;過緊的橡筋褲頭也要避免。「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本身是常見的致敏藥物,亦有機會使患者的風癩加劇,發作時應盡量免用。患者或察覺到導致精神緊張的壓力,也可觸發風癩發作。至於大家最關注的「戒口」,相信患者總會有不同程度的嘗試。各種人工添加劑、辛辣香料或香草、醃製或煙熏的肉類、海鮮或蛋類製品、酒精,也許都在病患的戒口之列。不過,實際上效果通常不太顯著,所以患者毋須過度地避忌飲食。對成人患者而言,「食物過敏」的測試正常都不需要進行。
病患在深受風癩不間斷的痕癢困擾之餘,亦可能會擔憂是某些更嚴重病症如癌症的先兆。16歲以下的青年患者,的確跟其他過敏病症,如哮喘、鼻敏感、濕疹、食物過敏有關聯(注意:醫學上的「有關聯」乃指患者同時間患上這兩個病的機會比正常人高,絕非表示兩者有因果關係)。但成人患者則沒發現上述的關聯。
長期的群組跟進研究,發現小部分成人患者會跟某幾種「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有關聯,當中包括類風濕關節炎、乾眼乾嘴症、紅斑狼瘡和一型糖尿病等。當中以女性患者的關聯較明顯。較常觀察到的情況,是有小部分女性患者先患上慢性蕁麻疹,在之後10年期間就被診斷上其他自體免疫系統疾病。

甲狀腺的各種病症,可以跟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有關聯。(網上圖片)

與甲狀腺病症有關
跟慢性自發性蕁麻疹關聯較明顯的,是甲狀腺的各種病症。患者有較高機會同時患上「甲狀腺功能低下」(甲減)或「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患者驗血亦有較高比率發現各種「甲狀腺自體抗體」的上升,卻又未必同時間患上甲減或甲亢。這可能代表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患者的免疫系統較常人活躍,更容易產生各種自體抗體。可是,目前臨床上暫時仍沒確定有專屬蕁麻疹的自體抗體。
至於患者最關注的癌症,研究結論發現慢性蕁麻疹跟癌症沒明顯關聯。故此,病患若果沒其他患癌的可疑症狀或家族病史,通常不需要做特別的額外檢查來尋找可能患的癌症。
而是否需要轉介到皮膚科或過敏科的專科醫生作診治,則按病情嚴重性而論。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雖然讓患者很困擾,有幸大部分都可以在2至5年間自行緩解。病患在期間的各種身心問題,家庭醫生能持續地提供最好的幫助和支持。
www.hkcfp.org.hk

 

撰文 : 顏寶倫醫生_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信健康] 淺談慢性蕁麻疹病徵,醫生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