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有助學習表現 鍛鍊學生成長心態助職學接軌

2024-03-15

很多家長都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但心理健康同樣重要,跟學習表現息息相關。有份參與「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調查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教育與技能局主任Andreas Schleicher本月初在香港出席有關青年發展的 「賽馬會鼓掌 • 創『成功』你程論壇」時指出,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對學生日後職業發展同樣重要,香港學生在這方面較其他地方遜色。

平日提及PISA,外界焦點一般放在各地學生的數學、科學和閱讀能力這三項學術能力,但PISA也有研究學生的心理健康、抗逆力、社交關係和成長心態等心理發展,Schleicher指出,香港學生在這些方面較全球比均數為低。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右二)、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梁卓偉博士(左二)、「賽馬會鼓掌 • 創你程計劃」督導委員會主席施穎茵(右一)及論壇的青年代表連佳麗(左一)為一連兩天的「鼓掌.創成功你程」論壇揭開帷幕。

從錯誤學習 體驗真實世界
成長心態是指相信能力、資質和技術是不懈努力的結果,並非純粹天賦,擁有這種心態的學生更能發展潛能,遇到挫折時更能積極克服。最新2022年的PISA報告指出,成長心態對學習有正面影響,可減輕學習數學的不安,而且普遍來說,愈多參與測試的學生具有成長心態,這個地方的平均數學能力愈佳,可見學生的心理健康有助學術表現。

這意味教育水平較佳的地方,成長心態應該也較好,但Schleicher說,香港是少數的例外。他表示,香港學生的學術能力佳,而且少數族裔及家境較差的學生表現也不錯,這是香港教育制度優勝之處,但成長心態較差,而且這不能以文化因素來解釋,只有香港和澳門是例外,日本等其他東亞地方都跟全球大趨勢類似。根據PISA,香港學生的數學能力540分,但只有40%左右的學生具有成長心態,分數稍低於香港的日本卻超過70%學生有成長心態。

Andreas Schleicher表示,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對學生日後職業發展同樣重要,香港學生在這方面較其他地方遜色。

Schleicher說,成長心態在學生離開校園後更重要,如果他們不相信自己,很難面對逆境,在社會生存。

Schleicher認為,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更多自由做事,讓他們犯錯,因為從錯誤學習可鍛鍊成長心態,孩子長大後懂得怎樣自己面對困難。學校的角色也要改變,他指出科技可取代傳授知識的功能,教師更需兼備人生教練、導師、促導者和社工的角色。

Schleicher說,「你無法成為你不知道的那個人」(you cannot be what you cannot see),我們通常是年青時受到啟發,對此嚮往,繼而希望發展這方面的事業,所以家庭和學校以外,NGO、商界及整體社會對青年也十分重要,這些界別可以協助青年體驗真實世界,而且真實社會有模範,才能鼓勵青年知道可在什麼事業發奮。

賽馬會計劃CLAP@JC 推出9年融合社會各界別
Schleicher出席論壇時,觀察「賽馬會鼓掌 • 創你程計劃」(CLAP@JC)活動,認為這個活動是把青年、學校、商界和社會幾方面融合的好例子,可展示到香港學生的另一面。他說,這類活動在香港很罕見,論壇上有商界人士分享體驗,讓青年知道工作世界,他建議學校應讓學生更早認識未來工作世界,對多元出路有更多理解,而且學校應促進職學接軌。

Andreas Schleicher除了在「鼓掌.創成功你程」論壇上分享意見,還參觀了活動上的展覽。

CLAP@JC是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2015年起策劃及捐助的計劃,旨在推動本地青年的生涯發展,支援由學校順利過渡至工作世界,並逐漸把這項工作提升至跟國際潮流看齊的水平。

計劃至今獲審批撥款近10億元,與122所本地中學、115個青少年服務單位和3700位僱主建立了網絡,為10萬名學生提供生涯發展支援,讓近3萬名在學或非在學青年人接受社區支援服務,並為超過6000名教師及5000名社工提供生涯發展的專業培訓。

「鼓掌.創成功你程」論壇設有40個由青年主導設計的主題展覽及50多項舞台表演,展示他們獲「賽馬會鼓掌 • 創你程計劃」的支持下在事業和個人發展上得到進一步發展。

在上星期五、六於香港會展中心舉行的「賽馬會鼓掌 • 創『成功』你程論壇」除了有研討會,還展示了CLAP@JC的成果,設有40個由青年主導設計的主題展覽及50多項舞台表演,一些年青人獲計劃支持下把自己對健身、繪畫等各方面的興趣,提升成可成為生意的專業。活動也介紹了這個計劃所發展的新時代履歷表「CV360®」,把履歷由以往只填寫學歷和工作經驗,擴展至同時包括個人價值觀、態度、技能及知識,切合仍處於探索階段的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