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痰飲之認識(五)

范蕊博士 | 2024-05-02

二陳湯廣泛用於多種痰證,《醫方集解》云:「治痰通用二陳。風痰加南星、白附、皂角、竹瀝;寒痰加半夏、薑汁;火痰加石膏、青黛;濕痰加蒼朮、白朮;燥痰加栝蔞、杏仁;食痰加山楂、麥芽、神曲;老痰加枳實、海石、芒硝;氣痰加香附、枳殼;脅痰在皮裏膜外加白芥子;四肢痰加竹瀝。」

筆者曾作《淺談陳修園治痰飲病七法》,於清熱法中以二陳湯化裁用於痰熱互結膠着之時。熱傷津液,咽喉乾燥;痰熱壅盛,阻遏氣機,頭目昏沉,咳吐黏痰,面紅目赤。因火性炎熱,故陳氏認為痰隨火升,宜清熱降火。以二陳湯加黃芩、連翹、山梔、薄荷、桔梗。

二陳湯燥濕化痰,理氣和中。黃芩苦寒,寒能清熱,苦可燥濕;梔子通瀉三焦之火利小便,使邪有出路;連翹、薄荷清熱解毒;桔梗宣肺氣,肺主一身之氣,氣化則濕化。

導痰湯
另有兩首名方,亦是臨床常用以二陳湯變化而來。導痰湯同滌痰湯。導痰湯是二陳湯去烏梅,加天南星、枳實。它治療痰濁中阻、氣機不暢之痰厥證。陰陽不相順接為厥,痰濁內阻而致厥稱為「痰厥」。清竅失養,頭暈目眩,胸隔痞塞,脅肋脹滿。清代醫家汪昂認為:「二陳湯加膽星、枳實,名導痰湯。治頑痰膠固,非二陳所能除者,加膽星以助半夏,加枳實以成衝牆倒壁之功。」

滌痰湯
滌痰湯則於導痰湯基礎上再加石菖蒲、竹茹、人參而成。治痰迷心竅、舌強不言之中風證。

舌乃心之苗。以薑製南星,祛風痰;半夏南星相配,增祛痰之力;枳實破氣,橘紅理氣;人參、茯苓補氣健脾;石菖蒲豁痰開鬱,蠲痰醒神;竹茹化痰且制約諸藥溫燥之性。若見高熱神昏,可加黃連、天竺黃清熱化痰;若舌質紫黯,內有瘀血,可加桃仁、丹皮活血化瘀通絡。該方重用溫燥天南星為君,其溫燥之性遠勝於半夏,但該方仍不失為治濕痰之方。佐以竹茹化痰,取其甘寒之性,佐南星、半夏辛溫燥烈傷陰,痰濕蒙蔽心竅恐日久化熱,少佐寒涼之品防微杜漸。

舌乃心之苗,舌頭可反映身體的狀況。(網上圖片)

以上淺談二陳湯變化方,希望各位對痰飲證治有一定了解。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大學兼職講師

[信健康] 續談痰飲認知,醫師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