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轉變 如何自處

陳仲謀醫生 | 2024-05-02

1967年,美國華盛頓大學兩位心理學教授,訂立了一個「生命事故壓力量表」(筆者暫譯)。他們以人們生命中所遇到的各項事故,量化後與壓力掛鈎,成為一個參考性指標,給有關人士早作準備,預設應對方案。

簡言之,指數由1(最小壓力)開始,至100分(最大壓力)為止,例如:鶼鰈情深的夫婦其中一方仙遊,在世一方所承受的壓力就會「爆標」(100),另外有離婚(73)、結婚(50)等。

得到一個分數之後,有何用途呢?研究得出:兩年之內總分在150分以下的人,精神相對正常;150至299分的,約有50%可能出現與壓力有關的情緒病或身心症;超過300分者,衍生有關精神病的機會則上升到80%。所以愈多生命事故(生命變化),壓力就會愈大,當超過某一個指數(超標),有理由相信當事人會遲早罹患各種精神困擾。雖然上述量表制定了超過57年,有文化差異及時間推移,但在實際操作中依然經得起考驗,到現在仍極具參考價值。這個心理測量表針對個人,不過,應用在社會整體上也相當有用,因為個人是組成各個群體的基本單位。若然基本單位的壓力總量上升,該社會總體壓力便會隨之向上。換言之,專業人士可以應用它作為調研的有效工具,適時調整精神健康服務的需要。

壓力有正反兩面
綜觀香港最近10年的演變,真讓人有點唏噓:由國教佔中、社會運動,到最後3年的世紀疫症,都使市民承受巨大壓力,無論政治經濟、健康民生和工作學業中,各個年齡層都遇上相當大轉變,有別於以前的生活模式。每個人適應新時代變遷,需時必有長短。適應能力強的自然會早着先機,脫穎而出,這些通常是社會的上層;而佔人口多數的部分,多會身不由己,繼續被來自四方八面的壓力擠壓。這是世界性問題,而香港受害程度似乎比其他地方更嚴重。事實上,本地精神問題有每況愈下的趨勢。

港人以為疫後復常,一切會回歸以往狀況,憧憬未來有更大發展,但實際遠不如預期,遜於理想之餘,生活好像比以前困難;面對負面轉變,會助長壓力上升。一般人認為壓力是洪水猛獸,可把人生吞活剝。其實壓力有正反兩個不同層面,成就或摧毁在乎人的反應和能否因勢利導,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壓力可以成為人類奮鬥向上的原動力,推展文明,開創新局面。在無任何壓力鞭策下,部分人會失去努力動機,終日無所事事,例如:學生若毋須考試,主動溫習的誘因便會減低,積習懶散,學無所成。

壓力未必一定是壞事,如學生毋須考試,主動溫習的誘因便會減低,積習懶散。

有心理學家製作了一個壓力和工作效率的圖形,是英文字母U的倒掛,大抵詮釋是:最初階段壓力增高,工作表現相應提升,卻不會繼續直線上調;而會在某一個轉折點(高峰),停滯一陣子,然後在臨界點(threshold)迅速向下滑,圖線和上半部剛剛相反,即壓力持續增高,工作效率反而會隨之降低,出現事倍功半現象。如是者,壓力並非一件壞事,得失在於個人如何處理,及有沒有自知之明了。當然,每個人基於先天稟賦和後天訓練,承受壓力的能耐會有天淵之別。人貴自知,能適當運用本身能力是最好的,然而知易行難,特別在事事講求效率的商業城市,市民要抵抗不斷轉變的壓力,更不容易。

最重要保持理性
我們不能像陶淵明去「歸園田居」,只能想辦法應付,領悟羅文所唱的歌:「知否世事常變 變幻原是永恒」。變幻所產生的壓力本無好壞,視乎當事人怎樣看待,例如:結婚、置業、生兒育女皆好事,但給港人的壓力就很大!我們只有正視上述問題,保持平常心,處變不驚:有心理準備去面對突如其來的轉變,切忌遇事驚慌,招致心亂如麻而行差踏錯。在某些情況下,大家或需參考「阿Q精神」,正如《前程錦繡》歌詞:「小小苦楚等於激勵」。

面對轉變和壓力,應保持平常心,處變不驚。在某些情況下,大家或需參考「阿Q精神」。

香港存在很多問題:激烈學業競爭,可能導致學童有自殺傾向;年輕人成長、感情事業挫折,身心受損;成年人扶老𢹂幼,負荷過重;老人百病叢生,未必能安享晚年。生老病死既然是人生必經過程,人們便應以正向心態面對不能改變的事實,以老生常談的辦法去化解接踵而至的困難:希望最好,預備最差;最重要有理性的反應,以防躁急犯錯。

撰文 : 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保持平常心應對轉變,精神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