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長高 要打激素針?

近年,愈來愈多家長關注孩子的身高問題。在醫學上,孩子的身高是否異常,通常根據生長曲線(Growth chart)判斷。若孩子的身高在同齡同性別中低於第3百分位(Percentile),才會被診斷為「矮小症」。如果孩子身高僅略低於平均值,而每年增高速度正常,通常不會視為異常。
然而,若家長發現孩子的身高增長速度明顯減慢(例如每年僅增高2至3cm),或生長曲線從第25百分位下降至第10甚至第3百分位,便應盡早帶孩子就醫,作進一步評估。
一般的身高異常檢查方法包括:一、了解病史:了解家族身高、遺傳病史及其他相關背景;二、骨齡X光檢查:評估骨骼發育是否與年齡匹配;三、血液檢查:檢測荷爾蒙水平、甲狀腺功能等。如有需要,可能會進行基因檢測或腦部掃描,以排除罕見疾病引起的矮小症。
若孩子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醫生可能會建議家長使用生長激素針。這種針劑需每日睡前於皮下注射,通常首年可令孩子增高7至10cm;若矮小屬於體質性或家族遺傳因素,接受治療3至6年之後,仍有機會增高3至8cm,效果因個體差異而不同。生長激素治療建議最少維持一年,才能夠判斷藥物的成效。
生長激素已使用超過30年,總體安全性高。常見副作用包括頭痛、水腫和關節痛等,這些症狀通常為短暫性,會自行消退,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出現高血糖、顱內壓升高等問題,但停止用藥後,症狀通常會消失。至於坊間對生長激素可能致癌的擔憂,目前沒有充分科學證據證明其與癌症有直接關聯,家長可放心使用。

最重要一點:治療須趁早。如果拖延至青春期後期,生長板關閉後,即使使用生長激素也難以達到理想效果;此外,治療需要家長和孩子持之以恒地配合,包括每日注射、定期覆診,以及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如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和運動,才能發揮最大效果。
作者為兒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淺談生長激素注射,健體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